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多维发力打好稳就业“组合拳”
发布时间:2022-06-28 10:58 来源: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作者:孙超群 A+A-
-分享-

目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山东商务职业学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对内加强顶层设计,落实“一把手”工程,发挥主导作用,打造“稳就业”生态;对外应对疫情冲击,统筹兼顾疫情防控与就业工作,创新“精准化”就业服务,全力以赴答好“稳就业”答卷。

加强顶层设计,落实“一把手”工程

扛牢“就业优先”主体责任。学校党委发挥“头雁效应”,带头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定期召开就业调度会、就业促进会,积极研判形势,谋划应对措施;各二级学院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就业示范榜样”和党员就业标兵,营造积极主动的良好就业氛围。二是建立“就业优先”促进机制。建立“书记靠前领导、部门协同规划、学院中心落实、全员深度参与”的就业促进机制,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专项电子台账,目前已与160余家企业建立联系。就业办公室积极谋划小型、专场、校友招聘会27场,盘活区域、云端和校友资源,开拓一万五千余个就业岗位。各二级学院发挥实训室场地优势,顺应形势筹建“云”招聘室,动员就业辅导员,组织一万六千余名学生注册“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形成了全校上下联动、内外联通、千方百计保就业的良好工作格局。推进“就业优先”制度落实。制订《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开展“用人单位大走访,全员联动促就业”专项行动,积极调动多方资源,凝聚各方合力,为毕业生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确保2022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就业满意度不低于去年。

发挥主导作用,打造“稳就业”生态

细化就业方案,规划就业工作路线图。遵循全年就业不间断、服务不断线的原则,4月举办了“书记校长访百企”线上对接活动,180多家企业提供7560个招聘岗位,建立就业工作线上交流阵地;5月启动高新区企业家进校园项目,深入挖掘区域优势资源;6月至9月进入就业工作“百日冲刺”活动周期,积极开展“就业促进周”“职到位来”创业就业论坛、“就业创业政策进校园”等专项活动;9月至10月集中举办“‘就选山东’现代金融服务业专场”2022年系列省级集中招聘活动,对接服务机构与相关行业协会,举办专场招聘会。加强校企合作,做好前置就业指导。成立校企合作与就业工作处,通过校企合作促进就业,组建9个产业学院,通过合作办学、订单班、学徒制等模式,实现校企合作培养比例达到50%,合作企业接收学生实习比例达到100%。同时将就业关口前移,把就业创业课程和职业规划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立理论宣讲师、实训指导师、实战辅助师三梯度就业指导师资库,完善大学生就业全景式指导体系。将就业指导融入思政课程,邀请企业导师开展“我的就业观”大思政讲座,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就业观,支持毕业生多渠道、新业态就业。2021届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服务满意度达95%。鼓励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学校建立三层全覆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课程建设为着力点,开发10余门双创融合精品课程,每年进行SY6创业培训4000余人次。以创新示范基地为抓手,申办烟台市就业创业工作站,以大赛为依托,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2021年挺进山东省“挑战杯”大赛第一方阵。

应对疫情冲击,创新“精准化”服务

横向拓渠道,保障岗位资源供应充足。用好“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实现求职意向登记、岗位一键搜索、职位精准推荐、在线求职应聘一站式求职。搭建校内电视台“就业”服务频道,帮助企业录制招聘、访谈视频,为学生提供最全面、直观的一手招聘信息。运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就业服务”公众号,定期发布优质企业招聘信息,确保就业信息及时、精准推送,打造“掌上就业云平台”。纵向强引导,完善精准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四精准两推荐”服务模式,毕业生就业精准摸排、精准指导、精准推荐、精准服务,和“书记校长推荐信”“书记院长推荐信”活动,增强学生就业信心。以二级学院为中心,采用“分主导+大辅助”相结合的招聘方式,通过企业主渠道作用吸纳一大批毕业生。以班级为重点,建立毕业生群体就业台账,全过程跟踪毕业生就业进度,落实“一生一策”制度。重点抓保障,突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针对就业困难的重点学生群体,建立“一对一”指导帮扶,成立包括任课教师、辅导员在内的朋辈心理辅导队,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党员帮扶谈心谈话活动。积极对接政府残联,对特困生残疾人群体精准推介合适的工作岗位,实现重点群体就业率达100%。

作者:孙超群

编辑:冀春鑫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