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带回家】父母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发布时间:2021-02-07 14:04 来源: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 A+A-
-分享-

为使广大少年儿童度过一个健康、安全、温暖、幸福、充满爱的寒假,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下发通知,在2021年寒假共同开展“把爱带回家”儿童关爱服务“四送”活动。

全国妇联组织相关专家特别录制了“家长履行监护职责”“防范未成年人受侵害”“识别纠正孩子不良行为”“亲子沟通方法技巧”四节公开课。

图片

图片

今天这节公开课的主讲人是四川天府新区检察院检察官王亮。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庭最核心的关切,而未成年人触犯刑法,涉嫌犯罪,则是很多家庭和全社会的伤痛。

为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我国在1999年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王亮检察官围绕这部法律,从父母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责任、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主要类型和危害以及父母应当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图片

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预防犯罪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树立优良家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

王亮检察官结合自己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经验,分析了法律主要规定的八种不良行为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并对父母在孩子出现这些不良行为时应当怎样做提出了建议。

编辑:白天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