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因“洋香瓜”实现“小康梦”的莘县魏庄镇老百姓,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不再是“洋香瓜”了。
午餐:“中午不接送,一天多摘300斤瓜。”
“这学期开学,孩子在学校里吃午饭,中午不用接送,一天多摘300斤瓜,卖1000多块。”魏庄镇甘寨教学点一年级学生王燕姿的家长眉宇间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王燕姿家长提到的午餐问题,正是莘县教体局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聚焦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以“三遍访”“大调研”、“大走访”、“大改进”为重要载体,深入基层学校、深入师生和群众中面对面征求意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缩影。
“午餐是笋瓜肉、油菜和米粥,每天两个菜,一荤一素
在学校比家里吃得还好!”上任不到4个月的魏庄学区校长郭晨光介绍,菜每天一换样,汤(粥)管喝,馒头管饱。
据了解,这学期开学,魏庄镇学区投入100万元,通过新建、民转公、开启同心门(两校共用一个餐厅)、改造等方式,实现了甘寨教学点及魏庄中心小学、崔马固小学、实验小学、信庄小学、邹巷小学餐厅全覆盖,全镇1700名小学孩子全部在校午餐。
午餐全覆盖,质量是关键。郭晨光介绍,为保证学生用餐质量,学校所使用的油、肉、面都是选择统一招标入围的供应商进行合作供货,餐厅按照统一标准加工,每周制定详细的食谱,合理搭配,以满足学生营养需求。
“农村学生在学校吃上放心午餐,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据莘县教体局局长田丹介绍,莘县将推广魏庄镇学区经验,小学坚持能建尽建的原则,在已建36所餐厅的基础上再建32所,努力让全县所有农村孩子在学校吃上放心饭,“真心干,群众才满意!”
午休:“头一天睡不着,第二天叫不醒。”
学生午餐解决了,午休没地方,成了大问题。
“学生午餐后,全部趴在课桌上午睡。”郭晨光说,孩子正值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趴着睡,既影响学习又影响健康,必须想办法解决。”
针对孩子午休问题,魏庄镇学区先后召开家长会,广泛征求意见,梳理解决学生午睡问题,初步达成规模大的学校在教室午休,小规模学校为学校购床、建宿舍。
正当魏镇学区学生午餐全覆盖的消息,成为当地群众津津乐道的高频话题时,解决学生午休的喜讯不胫而走,再次成为坊间“焦点”。
好事一流传,四方来支援。魏庄镇甘寨村党员王子才等4名共产党员自掏腰包为甘寨教学点捐赠60张床,让每个学生都能躺在床上舒服的睡午觉。
“看到孩子流失到县城,村民每年多花1-2万,作为党员应该做点自己能办到的事。”谈及捐床的动因,王子才腼腆地说道,魏庄镇成学区后,甘寨学校来了5名教师,老师教得很认真,校长每天第一个把校园及周边打扫干净,“孩子的字写得比前好了,成绩也提高了,”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们4个一合计,“捐!把村里的孩子留住。”
“在宿舍住,孩子头一天兴奋得睡不着。”王燕姿的家长说,有了床,孩子第二天睡不醒,“老师喊醒的。”
“甘寨的党员能捐,我们为什么不能。”崔马固村的党员也不甘落后,为学校捐赠午休床,确定每年捐赠2万元用于教育。信庄村、落寨村等村的党员,纷纷表示为解决午休问题捐赠,“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据悉,魏庄的党员干部、乡贤达人,已为教育捐款7万元,8家乡镇企业也表示支持教育。尊师重教、支持教育,在魏庄镇已形成浓厚氛围。
“乡村振兴根基在教育。香瓜让魏庄镇富起来,教育定会让魏庄强起来。”魏庄镇党委书记马彦青语气坚定。
编辑:王煜玲
日前,聊城高新区学生家长张女士手持锦旗与表扬信,专程前往高新区教育和体育管理服务中心致谢。“孩子入学遇到困惑时,我试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