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五个聚焦”,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发布时间:2025-07-17 14:42 来源: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 A+A-
-分享-

  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是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近年来,聊城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科学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做到“五个聚焦”,全面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一、聚焦课堂教学,全面发挥学校阵地作用

  开齐开好科学类课程。立足课堂教学,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好科学类课程,并以学科教学为抓手,扎实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促进学科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科学综合素养。构建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科学教育体系,各中小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科普通识、科学探究、无人机、机器人、编程、3D打印等校本课程的研发,如阳谷县以信息技术教材为基础,以“体验人工智能—编程学习—创意实践”为主线,自编《人工智能初步》,在全县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我市《无人机初级课程》《无人机高级课程》等课程,在山东省330工程课程平台进行推广、普及。以“双特建设”为抓手,大力打造科学类特色高中和学科基地。市级投入资金500万元,打造科学类学科基地17个,特色高中7所。聊城一中、聊城三中、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成功申报首批国家级科学教育实验校。加强科学教育教师配备,实现我市科学副校长配备全覆盖。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市级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高中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强化物理、化学等科学学科教育。

  二、聚焦科学教研,加大相关课题开发与实施力度

  充分发挥各级教研部门作用,甄别、培育、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和模式。通过探究实验、演示实验、课外学生实践探究活动以及学生科技小制作等,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手段赋能实验教学,推动启发式、探究式、项目式的“新课堂”改革,提高中小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能力和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我市东关民族小学国家级课题《基于现代教育装备(3D打印机)的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省级课题《在小学信息技术活动中的创客教育研究》均已结题,聊城三中与聊城大学合作的《高中技术学科“课程—空间—活动”三位一体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研究》获2022年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聚焦科普质效,丰富“走出去”“引进来”活动形式

  注重“引进来”,加强馆校合作,充分利用科协、科技等部门资源,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活动周”等活动,邀请工程师、专家学者等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科普讲座等,将科学类兴趣课程纳入课后服务,社团活动,如阳谷县在二、三年级普及编程思维训练及机械与创意创作,四年级普及编程教育,以四年级为起点开设人工智能教育基础课程,五年级普及编程教育,初中一、二年级普及编程教育,各学校积极开展创意制作、编程、3D设计、无人机、机器人等社团活动,2024年被评为山东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注重“走出去”,组织全市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素养大赛等科技比赛,联合举办聊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聊城市中小学生海洋知识竞赛、聊城市青少年科技节等活动,激发中小学生的科技兴趣。充分利用我市科技馆、博物馆等研学资源,组织中小学校走出校门开展科技类研学,在实践中拓宽科技视野。

  四、聚焦评价引领,梳理鲜明科学素养导向

  推进教学评价,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探索项目式、跨学科学习,在优质课、教学能手、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中,突出对研究性学习、创新能力的考察。深化学生评价改革,义务教育段将有小制作、小发明科学兴趣特长等情况,作为学生义务教育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改革考试评价。在高中段招生时,将理化生学科及实验操作等均作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作为中考录取的重要依据。深化学校评价改革,将科学课程开设情况作为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引领学校开齐开好科学课。

  五、聚焦宣传普及,凝聚育人合力

  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宣传等形式整合科普资源,借助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官网等“三号一网”,推送科普知识、微课堂等,通过多元化宣传方式,提高学校、教师、家庭以及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聊城市将协同各方力量继续落实和深化“双减”工作,持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着力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夯实人才基础。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济南高新区:家校社协同破解假期育人资源困局

为解决假期看护困难与成长资源匮乏问题,济南高新区推出“伙伴+”学生成长共同体项目(学生组成若干假期活动小组),构建“政府 ...

07-16 15:32济南市高新区教育文体部

青岛“一年四次八课时”家长学校 运行管理机制

近年来,青岛市以落实每学年4次8课时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为着力点,积极探索家长学校运行管理新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

07-16 15:47青岛市教育局

临沂河东区沂蒙精神引领下的红色德育创新与实践

 临沂市河东区整合区域红色文化资源,构建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红色德育体系。该体系以课程、活动、文化为核心,通过学 ...

07-16 16:15临沂市河东区教育和体育局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