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潍坊市坚持数字赋能、坚持应用为王、坚持点面结合,坚持上下联动,深入推进数字技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创新应用,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教育部官网“战线联播”栏目、中国教育报头版、央视频等30余家媒体多次给予关注,潍坊市政府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给予推介有关工作情况。
一、主要工作做法
(一)实施教育质量提升项目。潍坊市作为2024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为部分中小学校配备智慧课堂系统、智慧体育监测系统、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学业数据采集与分析诊断提升系统、一体机和光能黑板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软件和硬件设施设备,共计投入财政资金1800余万元。各项目实施平稳顺利,极大地促进了教与学模式变革。
(二)深入推进云平台建设与应用。潍坊市从2021年开始建设潍坊教育云平台,并连续三年作为教育民生实事重点推进。新建24个应用系统,一站式服务于全市师生和家长,统一数据标准,汇集全市近1.3亿条数据,潍坊教育云平台上线应用以来,已覆盖124万学生、9万教师。设立8处教育大数据研究基地,开展对招生入学、教师管理、教育督导、评估监测、学校建设、校园安全、惠民服务、数字化等高频服务数据的建模分析和趋势研判。启动全市校园VR全景地图项目,打造235处云上校园,方便家长、学生云端了解学校办学情况。
(三)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牵头成立胶东五市国家平台应用研究共同体,承办胶东五市国家平台应用展示交流活动,开展跨区域共建共享。确定38项国家平台专项研究课题,全市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工具应用。教育部国家平台公众号推介相关做法,有12个案例获山东省典型案例,获奖数量全省第一。国家平台注册用户达128.98万人次。
(四)智慧校园建设扩面提质。通过制定智慧校园和示范校年度规划、召开推进会、应用研讨会、开展实地调研、评估验收等5项环环相扣的措施,引导学校建好用好智慧校园。全市智慧校园数量达到727所,占中小学总数的79.5%,其中全市智慧校园示范校数量达到108所。
(五)师生数字素养提升持续用力。组织了11期“数字有约”活动,邀请了50多名校长、教研员研讨交流,发挥“关键少数”引领推动作用。开展15期线上“智享讲堂”,发挥潍坊市优秀教学能手、信息化名师示范作用,以小切口带动应用。利用暑期接续开展市级名师培训、骨干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和中小学校长数字化领导力培训,培训570余人。举办基于数据的循证课堂现场展示活动,引领教师教与学变革。学生方面“玩赛结合”,持续开展“潍坊市数字嘉年华”、人工智能送课下乡“智享行动”、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科创大集等特色活动。各类师生素养活动成绩居全省前列。
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一)教育工作者数字化领导力有待提升。受岗位变动、数字思维、数字认知等因素影响,部分中小学校长对教育数字化的认知深度不足,且城乡校长数字化领导力水平不一。个别教师受制于技术能力或学校办公条件支持不够,积极性和应用能力不高。
(二)数字化服务教育治理能力不够。不同学校之间、不同学校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管理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数据难以有效整合和共享,教育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能力不足,影响了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师生缺乏智能学习终端支持,大规模个性化教学不能有效落地。
三、乘势而上赋能教育高质量
潍坊市将深入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教育数字化为教育强省建设和教育现代化提供强大动能。
(一)强化教育大数据应用。建成潍坊市教育数枢系统,打造不少于3个具备预警、诊断功能的数据分析应用场景。推动30所以上学校建成学校教育数据研究中心并良性运行,每县市区打造2个学校教育数据研究中心样板。充分发挥教育大数据研究基地和学校数据研究中心作用,形成管、教、学、评、育数据分析模型。
(二)赋能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制定《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实施意见》,确立清晰的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治理目标和内容;设立全市数字化赋能教育治理方式变革试点区,打造数字化赋能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典型学校和应用场景。
(三)实施数字赋能强师计划。制定校长数字化领导力、教师数字素养监测标准,开展监测活动,发布监测报告;系统化组织教学数字化交流展示活动、潍坊市数字化教学创新大赛、“智享讲堂”“数字有约”活动。公布潍坊市第一批信息化教学名师,设立10个左右名师工作室。
(四)积极探索未来学校建设。一是空间重构,全面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推动AI教室、虚拟实验室等新型基础设施,打造集学习、生活、实践于一体的智慧空间。二是精准教学,需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分析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构建师生成长画像,赋能科学决策和个性化教与学。三是课程创新,推广人机共育式教学、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自适应学习等新型教与学模式。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为解决假期看护困难与成长资源匮乏问题,济南高新区推出“伙伴+”学生成长共同体项目(学生组成若干假期活动小组),构建“政府 ...
临沂市河东区整合区域红色文化资源,构建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红色德育体系。该体系以课程、活动、文化为核心,通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