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青岛 > 正文
青岛援藏组在实践中探索“三个100%” 有效破解乡村学前教育难题
发布时间:2021-06-03 15:06 来源:光明网作者:丛芳瑶 A+A-
-分享-

近年来,学前教育备受重视,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率要达到90%以上,2020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85.2%。在西藏偏远乡村,如何有效破解学前教育难题,成为青岛市第九批援藏组研究的课题。

深入调研 提出“三个100%”工作目标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指出:要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就学方面实现全覆盖。

青岛援藏组在实践中探索“三个100%” 有效破解乡村学前教育难题

青岛市第九批援藏组自来到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深入全区12个乡(街道)176个村1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桑珠孜区乡村学前教育只有2年,且入园率相对较低;二是乡村幼儿代课教师基本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绝大多数老师通用语言薄弱;三是乡村幼儿园校舍破旧,设施设备不足;四是幼儿的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不足,直接影响了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提升。在调研中,桑珠孜区一中校长边巴旺堆告诉援藏组:“我们学校的生源主要是农牧民子女,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比较差,不仅语文成绩提高慢,还影响了其他课程的学习。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个体系,孩子的通用语言教育一定要从学前抓起,从娃娃抓起,才能补上我们教学质量提升的这块短板。”

由此,青岛援藏组提出实施学前教育“三个100%”的工作目标:3-6岁儿童入园率100%;乡村幼儿园大学生教师配备率100%;小规模乡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100%。

3-6岁儿童入园率100%

为了实现3-6岁儿童入园率100%,青岛援藏组和区教育局对全区适龄儿童进行了摸底排查。针对部分农牧民对幼儿教育不太重视,不愿把孩子过早送到幼儿园的问题,青岛援藏组和区教育局的同志挨村挨户做工作,帮助农牧民解决实际困难。

青岛援藏组在实践中探索“三个100%” 有效破解乡村学前教育难题

每周六,桑珠孜区江当乡加玛卡村幼儿园的次仁卓拉老师都会到村里的格桑罗布家中单独给她上课。今年5岁的格桑罗布今年上中班,出生后不久发现脊椎残疾,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样每天去幼儿园,加玛卡幼儿园就采取了送教上门的办法,让格桑罗布能够受到学前教育。桑珠孜区像格桑罗布这样因身体原因不能入园的孩子有19名,青岛援藏组会同区教育部门采取了一园包一人,责任到园、送教上门的办法,保证每位孩子都能享受到相应的学前教育。

2019年底,桑珠孜区乡村儿童入园人数由2131人增加到3558人,增加了1427人。

乡村幼儿园大学生教师配备率100%

针对乡村幼儿师资匮乏的问题,青岛援藏组建议参照乡村振兴专干标准,招聘大学生到乡村幼儿园任教。桑珠孜区委区政府给予了鼎力支持,拿出财政资金招聘了125名大学生,保证每所乡村幼儿园都有1名大学生老师任教,实现了师资配备和大学生就业的双向突破。

“大学毕业后考公务员没考上,我还在家待业了一段时间,当时正犯愁,正好那时桑珠孜区政府招聘乡村幼儿园教师,我很幸运地考上了。我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给孩子们最好的教育。”受益于这项政策的南京林业大学毕业生、桑珠孜区江当乡郭加新村幼儿园教师朗萨卷巴说。

青岛援藏组在实践中探索“三个100%” 有效破解乡村学前教育难题

而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边珍,则是满怀深情地到了偏远的桑珠孜区东嘎乡嘎瓦朗尺村幼儿园任教。“虽然这个地方很偏僻,但我觉得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我的很多师兄师姐也在偏远的地方任教。我想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或者能力带给这边的小朋友,让他们有更好的成长空间,成为更好的小朋友。”

在调研中,了解到桑珠孜区招聘的125名大学生幼儿园教师很多不是幼师专业后,为了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青岛援藏组还联系了青岛幼儿师范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分批分期对这些学生进行专业培训。“我是青岛市第七批援藏干部,听说第九批援藏同志们开展了乡村学前教育三个100%的工作,我们下一步一定对这项工作全力支持,青岛援藏一批接一批努力,更多助力桑珠孜区的教育振兴。”青岛幼儿师范学校校长王治玉说。

小规模乡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100%

虽然孩子们有学上了,但是很多幼儿园校舍依然破旧。有的幼儿园孩子们挤在十几平米的车库里上课,有的幼儿园校舍还是几十年前建的土坯房,墙皮脱落、屋角发霉更是常见现象。按照国家标准,幼儿园建设最小规模是90人,建一所幼儿园要二三百万元。西藏地广人稀,几个村庄联合办园,适龄儿童也仅有20人左右。按照国家标准建幼儿园,投资大,资源浪费。为此,青岛援藏组会同桑珠孜区教育局编写了《小规模村级幼儿园建设标准》,六七十万元就可以建一所幼儿园,既保证了功能完备,又大幅度降低投资。《标准》的制定使幼儿园建设成为可推介的公益性项目,吸引了爱心企业积极参与,在青岛援藏组争取下,中铁十四局等捐建的28所小规模幼儿园已完工。另外2所前几年捐建的幼儿园已完成改造,3所财政投资的幼儿园预计也将在2021年十月份完工。

乡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也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和支持,在建设过程中,当地村民常给工人献哈达、送酥油茶和甜茶。桑珠孜区曲美乡仁青林村村民旺久甚至把自己家的打场地贡献出来建设幼儿园。他说:“我们村一直没有幼儿园,听说要给村里建新幼儿园,让孩子有幼儿园上,但没有合适的建设用地。作为一名老党员、退伍军人,我就把自家的打场地拿出来建设幼儿园。现在幼儿园已经建完,并且建设得非常漂亮,我自己内心也为此感到自豪和高兴。”

青岛援藏组在实践中探索“三个100%” 有效破解乡村学前教育难题

三个100%目标的提出与实施,得到了鲁藏两地各级各部门的精心指导和支持,改变了桑珠孜区学前教育基础薄弱、持续推进难的状况,也解放了劳动力,促进了农牧民增收。“以前要在家看孩子,现在孩子上学了就有空了,还可以出去干一些别的工作,多挣点钱。”江当乡雷贵村村民德吉白玛说。

幼儿园建成了,但重要的是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桑珠孜区各幼儿园还开展了5+x教育: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蒙、民族团结一家亲、孩子和家长“五个认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身心健康养成。

为了实现城乡幼儿教育优质均衡,青岛援藏组提出并实施了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以城区9所优质幼儿园为核心,以乡村108所幼儿园为成员单位,组成纵向联合的9个学前教育集团。每个集团与青岛两到三所幼儿园签订合作协议,构建横向联合两地协作发展模式。教育集团在教师培训、课程开发、校园文化打造等诸多方面统一组织教育教学。集团化办学以城带乡,两地联动,提升教学水平,推动桑珠孜区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青岛市第九批援藏组提出的“三个100%”工作目标,探索建立了学前教育尤其是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是对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出的有效实践。(来源:光明网   作者:丛芳瑶)

作者:丛芳瑶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青岛开展暑期校内托管:托得安 管得好

多地网友反映,一些家长早上把放暑假的孩子送到图书馆,中午给孩子点一份外卖,下班后再来接。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因缺乏看管,喧哗 ...

08-01 14:12人民日报

青岛小学生打破世界纪录!斩获中国跳绳队本届世青赛首金

2025年7月31日,在日本川崎举行的世界青少年跳绳锦标赛(JWC)中,来自李沧区的青岛东川路小学五年级(1)班的学生曹 ...

08-03 09:18青岛市教育局

助力孩子们的假期走向精彩,青岛花式托管的“破界”实践

市北区开办28家职工子女爱心托管驿站,已累计为700个家庭提供暑期托管服务;西海岸新区总工会实施“互助式”托管,让职工通 ...

08-07 09:5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