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新闻网讯 9月9日,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省委宣传部举行记者见面会,邀请了4位教师代表,与现场记者进行交流分享。
来自青岛理工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的教师张冬梅是“教育世家”代表,五代人,跨越三个世纪,均从事教育事业。一谈到这份事业,她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我是真的喜欢当班主任,希望离学生更近一些,和学生更亲一些,我喜欢我的学生,感觉他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
教育世家丨薪火相传,赓续初心
从家里的老爷爷开始就从事教育事业,几代人薪火相传,一直在为教育事业做着贡献,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这个大家庭一直坚守教育初心呢?张红梅娓娓道来:“我家从老爷爷开始五代人跨了三个世纪,从私塾先生到大学教授,我认为是“爱和担当”的力量,也是“爱生如子、育人快乐”家风的传承。我的老爷爷1899年在当地担任私塾先生,爷爷1921年莱州师训取得师资证书后,劳碌奔波在乡邻教书,倡导“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面对日本侵略者,我的爷爷号召组织村民和学生抗日,在解放后成为新中国首批人民教师。
我的父亲1955年大学毕业后,担任高中数学老师,在搞好数学教学的同时,他主动担任了篮球、游泳教练,希望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喜欢把学生们带到家里来,我记得小时候很多学生在我们家一起包饺子,和自家孩子一样的感觉。
我的妈妈1953年高密师范毕业,开始任教。她除了没有教过英语,其它初中课程,缺什么便教什么课,母亲的特点是记忆力好、责任心强、把学生视为己出。
张红梅说,母亲的教学的责任心也深深地影响着她。“记得有一次,我妈发现我批改的试卷有不及格的学生,狠狠地批评了我。她说:“考上大学多不容易,家长把孩子送来,是相信老师的,学生没学好,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哪个知识点没掌握,要记得一清二楚,然后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做到因材施教。我的父母也常常教导我‘赶上了共产党领导的好时代!一定要努力工作,报效祖国! ’我很荣幸,第一个教师节,我就站到了高校的讲台。”
她的女儿从小立志成为一名教师。目前入职北京科技大学,被聘为副教授,初次登上讲台就在评教中获得了“全优”的学生评教结果。为了让研究生真正做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女儿经常与研究生一起泡在工业现场,从实际工业需求中寻找研究方向,探索解决办法,坚持着眼于我国工业控制中的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
谈到女儿,张红梅还说,其实除去学习成绩,培养孩子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要注重孩子性格的养成,让他们成为善良、阳光的人。对于孩子的性格爱好,要懂得尊重和“巧妙”的保护和引导。
带班能手丨育人先律己 与学生共成长
作为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青岛市巾帼创新能手,张红梅还一直坚持担任班主任,并且她所带的毕业班考研上线率高达70%。这样优异的成绩是如何做到的呢?
张红梅说,作为高校教师,讲好课、做好科研,都是为了育人。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让学生们亲其师信其道,必须提升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我喜欢当班主任,我希望能够尽一切可能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过好人生最宝贵的大学生活。
“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考上大学不是最终目的,这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要懂得设定近期目标和远大目标。目标决定这自己奋斗的方向和高度,学习是一项终身都在进行的事情。”大学正是学生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大学老师,我认为做好班主任,一定要热爱关心学生,有爱心、有耐心,不忽视任何一个学生,用心用情对待每一名学生。从入学举办第一次班会开始,我就教育引导学生们确立人生目标,做好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做好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全面发展提升自己。
四年的时光里,我经常到宿舍、班级或是约学生们一起校园漫步,从亲切轻松的谈心过程中,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思想状况,也讲讲我的成长经历和感悟,分享我的家庭故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做老师也做家长,师生关系和谐,班风学风团结向上,学生们取得优异成绩也就水到渠成了。当学生们亲切地称呼我为“班主任妈妈”时,我感到无比幸福和自豪。从2009年,到现在,我是三届4个班的班主任,4个班考研率均超50%。其中,有3个班级获“省级优良学风班”。
“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成为国家的栋梁,是教师的职责,也是我努力目标。”张红梅坚定的说到。也祝愿她能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不断突破,实现更多的辉煌。
作者:迟佳
编辑:周玉森
审核: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