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和政,留下美好
发布时间:2025-09-28 16:53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 A+A-
-分享-

  有机会支教,对一个老师而言是一份幸运。能到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支教,对于我而言,简直是一份莫大的幸运!

  从没到过甘肃。印象中,那里有敦煌、有河西走廊、有丝绸之路……想象中,那里应该是茫茫的戈壁、漫漫的黄沙……因此在来之前,我做好了应对一切困难与艰苦的准备。可是到了和政,眼前的景象却让我眼前一亮:这里的山居然是绿的,水也是绿的,整座县城更是绿意盎然!我们从兰州一路走来,公路两侧都是荒山秃岭,连野草都少见,哪里有绿树的影子?可是这里,却是青山逶迤,绿水环绕,简直就是一个风水宝地!

  这里真是一个宝地!虽说只是个县城,却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松鸣岩、法台山,还有5A级景区桦林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县城东面有刚刚建成的龙泉湖公园,三河交汇,波光潋滟;西面有小家碧玉的滴珠山公园,飞瀑流泉,滴珠溅玉。还有刚修复的宁河古城,厚重古朴;重修的清虚观、清虚塔,肃穆庄严;……一直到现在,我都清楚地记得刚到和政时的庆幸与惊喜。

  我将何以回报这份幸运呢?我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以期为这个美丽的地方留下更多。

  和政县教科局聘任我为县专职教研员。我便以语文教研员的身份深入各学校,开展帮教工作。一年来,走过育才,走过龙泉,走过二中,领导们都很亲切,让人如沐春风;走过一中,走过梁家寺,走过五中,学生们都很淳朴,老师们都很热诚。不管到哪里,都是到家的感觉。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老师都有各自的特点,虽说是来支教帮扶,但我却感觉自己学习收获了许多。

  每到一所学校,我都深入课堂,仔细聆听老师们的授课,观察学生们的学习状态,与师生们进行深入的交流。在课堂上,我看到了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我也发现了当地语文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教育理念相对陈旧、教学方法相对传统、落实力度明显不够、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与学习的积极性都有较大差距等等。这些问题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但同时也坚定了我想改变这一切的决心。

  改变思想,更新理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为此,我精心准备了三场报告:一是《语文的寻根之旅》,二是《语文其实不简单》,三是《读书点亮教育,阅读照亮语文》。

  在《语文的寻根之旅》中,我引导老师们追溯语文的本源,深入思考“语文教什么,语文怎么教”“语文学什么,语文怎么学”这两个根本问题,从而引导大家深入理解“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学为主”的教育理念。在《语文其实不简单》中,我以翔实的课例分析,展示了当前语文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很多肤浅乃至错误的理解,从而启发大家深思如何走进文章深处,如何走进作者内心,如何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老师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地做着笔记,有的还表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而《读书点亮教育,阅读照亮语文》一章,我重点讲的是“如何把阅读落到实处”。我从“学生普遍不读书”的现实出发,进而指出“老师、家长也不读书”的现状,再提醒大家从自身出发去思考“不读书”的深层原因。然后现身说法,讲述了我自己读书的历程,以及我引导学生读书的具体做法。我的报告,没有空话套话,都是自己多年的思考与实践,都是具体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做法,所以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在报告结束后的交流环节,老师们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我耐心地为他们解答,并与他们一起探讨解决方案。看到老师们眼中闪烁的希望和热情,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满足。

  改变课堂教学是更大的难题。虽说之前在教研的时候,我已经多次讲过“先学后教、以学为主”的教育理念,但之后再听课,却总也看不到课堂的改变。这里的课堂,仍“以教为主”“以讲为主”。这样的课堂,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其效率之低是可以想象的。想要提高课堂效率,想要提升教学质量,这种课堂模式必须改变!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我又做了一场有关课堂改革的专题报告,题目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报告中,我系统地介绍了我摸索多年的“任务驱动,以学为主” 的课堂模式,包括理念、目标和实施细则。“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知识是学会的,不是讲会的。能力是练会的,不是听会的。”“我们应该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求索,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老师们听得十分专注,不少人眼中闪烁着思考与认同的光芒。

  理论的讲解和交流只是第一步,从认知到行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之前我也多次上过示范课,但一节课的示范效果显然是有限的。为了让老师们系统地感受 “任务驱动,以学为主” 课堂模式,我决定在五中连上两周示范课。在我的课堂上,学生们都自觉地读书、思考、做笔记,自觉地完成一项项学习任务。老师则很轻松,随意地巡视着,不时地点拨、鼓励、表扬一些同学。在我的课堂上,没有了传统的讲析课文,没有了提问与解答,没有了举手的热闹,也没有了发言的精彩,有的只是学生自主地读、思、记。谁能说这不是语文学习的最佳状态呢?谁能说这不是课堂改革的最优解呢?每个人都在学习:没有偷懒的,没有走神的,没有发呆的……这是怎样做到的呢?主导这一切的其实是一套评价体系:学生每完成一项任务,都会得到一个分数。每个学生的分数,都计入小组总分。在这种情况下,有谁会不积极完成任务呢?

  连续两周的示范课,每节课都平平淡淡,却又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如果说有变化的话,就是学生专注度越来越高,学习状态越来越好。特别是作文课,给老师们的印象尤其深刻。有老师说,之前上作文课,一节课能交上三分之一就不错了。可是在这儿,一节课就都交全了。其实,这都是评价的力量。

  “以学为主”的课堂,老师并不是不教,只是教的内容不同。我教的是学习方法,是“授之以渔”。学生呢,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去完成一项又一项学习任务,越来越自觉,越来越主动。这动力,一大部分都是为了得到老师的好的评价。这就是真正的“教、学、评”一体化。看着老师们的反应,听着他们的议论,我知道我成功了。

  支教的日子就这样在充实与忙碌之中走到了尾声,我该离开了。一年来,我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也收获了成长与成绩。我把好的教育理念留在了和政,把好的课堂模式留在了五中。我相信,它们会像希望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和政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离别的心情总是伤感。一年的时间,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流连;也有太多的感动,太多的怀恋!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人,都给我留下了无比美好的印象。遥望远方白雪皑皑的太子山,挥挥手,说声再见。再见了,白桦林;再见了,牙塘河;再见了,寺沟的飞瀑;再见了,铁沟的流云;再见了,美丽的柳梅滩;再见了,多彩的耳子屲;……再见了,这个多雨的小城;再见了,热情好客的和政人!

  天气晴好。汽车正缓缓驶离和政县城。回望和政湛蓝的天空,我想起了泰戈尔那句诗:“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作者:祖丙文 山东济南第二十中学)

编辑:周玉森

审核:李勇

相关阅读

王婧:匠心梦想的点灯人

她是职教沃土的深耕者,是匠心梦想的点灯人。东营科技职业学院教师王婧将滚烫的初心融入职业教育,在党建育人、产教融合、教学改 ...

09-03 14:4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教育是守护每艘航船驶向希望

教育是守护每艘航船驶向希望

09-03 14:59《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田埂上的职教突围

田埂上的职教突围

09-03 15:54《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