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是一名从教30多年的小学教师,她周末在院子里挂个小黑板义务辅导学生、晚上在煤油灯下备课的场景,是我童年最深刻的记忆之一,也是我对教师这一形象最懵懂的认知。长大后,我追寻母亲的足迹,成为一名大学教师。转眼间,今年已是我从教的第33个年头。蓦然回首,我最欣慰和庆幸的就是能像母亲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心、用爱、用情照亮学生前行的路。
我同时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学生也涵盖了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等不同群体,从教生涯里有太多难以忘怀的故事。这里仅撷取其中几个与大家分享。
在研究生教学和管理中,我曾遇到这样一名学生,她体弱多病,家庭贫困,但学习非常刻苦,自尊心也很强。有一次,得知她突然生病住院,我和爱人以及她的辅导员悄悄为她支付了住院费,并购买了营养品去看望她。为了不让她有压力,也为了维护她的自尊心,我们告诉她住院费是学校支付的,并从未对他人提及此事。研三时,她向我表达了想继续深造读博的愿望。那时,我刚博士毕业,对读博的辛苦深有体会,便坦率地告诉她,以她当时的身体状况,恐怕难以承受读博的巨大压力,建议她慎重选择。但如果她考虑清楚并下定了决心,我会尽己所能支持和帮助她。交流过程中,她的一句“我想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庭的命运”深深地打动了我。在我们的帮助下,她如愿考取了博士研究生。现在,她已如自己当年所希冀的那样,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用知识改变了命运。
自2006年担任研究生导师以来,我共指导了76名硕博研究生。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我始终致力于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亦家人的关系,打造温暖和谐的师生成长共同体。有一名研究生不善言辞,甚至有些自卑,我经常鼓励他,还为他提供了助研机会。渐渐地,他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劲儿头更足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考取了一所直辖市高校的辅导员,学位论文也被评为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对他,我觉得我只是做了一名导师应该做的事,尽到了应尽到的责任。但没想到,有一天我在课间休息时,突然收到他的短信,大意是他正在参加学校组织的辅导员培训,老师让他给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发一条信息,他选择将这条信息发给我,感谢我对他的悉心培养。读完短信,我忍不住眼眶湿润,回复他说:“我何德何能,收到如此珍贵的短信?感谢你的信任!这也将鞭策我更加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导师。”毕业多年,每逢春节和教师节,他的祝福信息总会如期而至。2020年,在得知我们正在为一名罹患癌症的研究生募捐后,他第一时间联系我,献上了自己的爱心。如今的他,已成长为一名爱岗敬业的优秀辅导员。
这些年来,我坚持承担本科生公共课教学工作,面对学生数量多、专业背景多元等特点,我注重通过各种方式,多渠道、多角度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并及时加以引导。在我伏案工作的一个晚上,QQ上突然闪出一名学生的消息:“老师,我正站在宿舍的阳台上。课程考试不及格,我实在无颜面对舍友和家人。”发觉他情绪面临崩溃,我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耐心安抚他,不断用“别担心”“加油”“我相信你”等话语鼓励他,诚恳地帮他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最终,他冷静了下来,重新振作起来。他只是一名结课后偶尔有联系的学生,在他需要帮助的关键时刻,需要有他信任的人开导他、关心他。这让我感到了为人师者责任之大、使命之光荣。这种责任和使命,将激励我继续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并期盼和相信我的学生也将这份纵然细微却发乎心底的教育之爱传递、延续下去。
教育是一片希望的田野,一路前行,一路芬芳。作为一名教师,用爱心教导学生,照亮学生前行的路,是我30多年来不变的信念。我会一如既往守护这一信念,用心聆听每朵花开的声音。
(作者系曲阜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院院长)
作者:何爱霞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这句名言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教育工作者前行的路。2012年9月,初入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