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教育局
德州市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书鹏:会议描绘了新时代建设教育强省的新蓝图,作出了新部署,我们深感振奋,备受鼓舞,也深感责任在肩。
总体来说,2019年度我市“教育局长突破项目”成效显著,全市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是创新了教师和教育人才引进政策,实施“公开招考、面试前置、自主招聘”“只面试,不笔试”等相结合的教师补充配备,柔性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二是创新了教师队伍培养培训机制,加强校长后备人才建设。三是创新了校长教师流动机制,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启动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结对帮扶和城区集团化办学战略。四是创新了科研工作体制,组建德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推动教科研由单一学科研究为主向“教育智囊”转变。五是创新教师激励机制。深化“3581”全国师德建设优秀工作案例成果,深入开展“提站位、促规范、正行风”“树师德、正师风”等教育活动。
问:2020年德州市教育发展重点改革攻坚任务有哪些?
答:2020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县管校聘和校长职级制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自主权;抓好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为目标的办学体制改革,引进外地优质教育资源来德办学、鼓励社会力量特色优质办学,推动集团化办学和名校办分校;抓好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新机遇,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抓好教体融合新机遇,推动适宜的体育项目进学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问:如何推动教育系统党建工作?
答:我们将在全系统特别是基层学校继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引导干部师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抓党建,增强全市教育系统特别是基层学校的凝聚力、战斗力,培树良好师德师风,凝聚强大合力。
聊城市教体局
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福祥:邓厅长讲话高屋建瓴、旗帜鲜明、脉络清晰、任务明确,是一个凝心聚力、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局长突破项目:聊城市城区部分民办初中改制工作。
年初,将城区部分民办初中改制工作列为2019年度局长突破项目。经过召开多次专题会议,进行专项研究,调查论证,分析研判。5月9日,将文轩、东昌、文苑三校八学区一次性转为公办性质学校,实行了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免试免费,改制后,主城区初中段民办学校在校生占比由原来的58%降低到18%,每年为学生减免学费1.8亿元,惠及22300多个家庭。主城区初中阶段公、民办学校在校生比例为8:2,达到合理要求,义务教育群众满意度较去年上升了10.29个百分点,达到了90.02分。
问:聊城市2020年教育工作重点是什么?
答:突出政治引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抓好各级党委(组)书记的主体责任;加强学校党的建设;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彰显温度和深度,实现教育公平发展。统筹公、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协调发展;完善控辍保学动态监测长效机制,实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加强学段统筹,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确保普惠率达到80%以上;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大对薄弱学校和乡村学校的扶持力度;推进高中段教育高质发展;提高职业院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发展质量;推进特殊教育普及发展。深化改革创新,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完善校长队伍考核评价机制;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开展跨校竞聘、定期交流。
滨州市教育局
滨州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春国:会议站位高远、措施扎实、靶向问题、彰显担当,充满了浓浓的为民情怀、强烈的改革精神和远大的教育梦想,吹响了全省教育攻坚的集结号。滨州将按照“打好攻坚战”的要求,狠抓作风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评价改革被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喻为“最硬的一仗”。滨州教育立足全国政策潮流,成立了全省首家拥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市级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开创性地提出了“积极探索本土化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的目标。目前,“三级三路径六化六系统”的教育评价思路基本成型,全市总评、县级查评、学校自评的评价模式得到全面推广。传导压力、激发活力、增强动力,充分发挥评价诊断、激励导向作用的教育评价滨州模式效果初显。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在庆祝2019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给予充分肯定。
问:滨州市2020年教育工作要重点推进哪些项目?
答:一是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进一步推进教育优质均衡。继续抓疫情防控不放松,按照省八个到位和六个方面要求,精心谋划开学准备工作。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压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完成解决大班额、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居住区幼儿园专项整治。开展学生就餐和中小学课后服务,精准资助经济困难学生。
二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进一步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做好“学科育人”,巩固全国“家校共育示范区”新成果。实施教学常规达标行动,开展“高效课堂建设深化年”。实施体育固本行动,争创全国优秀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完善基础教育评价体系,打造教育评价“滨州模式”。
三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激发教育发展活力。推进学校治理体系改革,深化“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抢抓省部共建职业教育高地机遇,补齐职教体系和高校不足短板。落实国家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改革意见。实施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试点委培初中起点师范生,建立“名师”计划奖励制度。推动集团校“一体化”发展。
菏泽市教育局
菏泽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孔祥岩: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既要服务校园之内,也要服务校园之外,既要注重短期平稳,又要注重长远健康。
局长突破项目:推动各县区博爱学校建设工程。
全市共规划设计10所博爱学校,各县区教体局专人跟办,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及本级财政资金配套,目前已完成投资7056万元,开工校舍6.09万平方米,已竣工5128平方米。其中单县博爱学校采取“1+N”的全员育人方式,打造了师生共同发展进步的“温馨家园”,下一步将在其它县区积极推广这一办学模式和特色。
问:请你谈谈2020年度的工作重点?
答:一是坚决落实疫情防控责任,把重点风险排查与日常防控结合起来,把线上教育教学与全年教学安排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学校应急机制,确保教学平稳有序。
二是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切实关爱贫困家庭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完成高中攻坚计划学校建设7所,完成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学校建设57所,完成笫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目标任务,确保每个县区建设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三是不断优化教育体系,抓细抓小抓落实,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评价特色多元、职业教育不断创新、民办教育和继续教育更加规范。以教育体系的优化,引导学生深植爱国主义情怀,“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并不懈努力。
编辑:冀春鑫
9月1日,山东大地校园焕彩,开学盛典如约而至。开学仪式从传统到科技赋能,从爱国教育到梦想启航,全省各地中小学、幼儿园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