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没有谁可以置身事外,每一个奋斗者都是英雄。山东援藏教师虽然不能逆行而上,与白衣战士一样奋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但他们早已行动起来,用一腔教育人的温暖情怀,将“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的教育“温度”传递到万里之外的高原,通过网络把知识传递给亲爱的学生,把爱、信心与力量深植学生心中,引领孩子们共同抗“疫”、健康成长。
疫情持续蔓延,开学时间延迟,60名援藏教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日喀则第二高级中学20名援藏教师还写下《请战书》,申请尽快回到工作岗位上来。按照以往的时间安排,援藏教师们早就收拾好了返藏的行囊,回到了美丽的校园,但鉴于今年的特殊形势,他们被要求暂缓返回西藏,具体时间待定,但孩子们的学业怎么办?今年又是毕业季,时间耽误不起。
一声号令,行动起来!
2月下旬,山东援藏教师各领队就对延迟开学教育教学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求全体教师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网上授课工作,做到两手硬、两不误;在抓好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做好网上授课准备工作。新一批“组团式”援藏教师工作队协同受援学校制定了开学及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团队会同受援学校推行微视频同步导学,QQ语音在线讲解、答疑,屏幕分享在线指导。
山东省教育厅援藏干部、日喀则市教育局副局长石仁勇同志多次对援藏教师网上授课工作进行调度,要求援藏教师提前介入,全面参与,主动与受援学校对接好、协调好,既要做好自己的网上授课,更要把网上授课的技巧传授给受援学校的本地老师,发挥教育援藏的最大效应。
很快,老师们都行动了起来,备课、录制视频、建立班级群,投入到紧张的网上授课准备工作中。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是最大的群体,更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战场,网上授课,引导学生认识当前的疫情,学会在磨难中成长,在危难中自立自强,这才是一名老师的职责与使命。
日喀则第一高级中学援藏教师张涛系统梳理了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特点,引导学生和所学生物知识联系,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教育学生把病毒防范牢牢记在心中。所有的老师都建立了班级群,及时传达有关疫情防控的要求,并普及有关预防、保护知识,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师、特级教师张志强借助网络发布科普心理知识、情绪调节小技能,积极做好学生心理疏导。
“老师,我最近很苦闷。”“老师,最近心情特别不好,怎么办?”“老师,我好害怕。”
张志强老师的微信经常被这样的问题所包围,面对孩子们的忧虑和苦恼,张老师凭着扎实的心理学功底,与孩子交流、与家长交流,驱散了学子心头的乌云,为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老师变身“主播”,苦乐只有自己知道。
从线下到线上,从面对面变成“屏对屏”,看似只是方式、渠道的不同,但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次网上授课,绝不是打开摄像头讲授就完了,没有一系列准备工作做基础,网上授课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与线下授课不同的是,一次网上授课要面向更多的学生和更复杂的学情,如何把握授课节奏,确保授课质量?课程讲授与课件如何衔接同步?网上互动如何开展才能确保实效性和趣味性?视频如何录制?课后作业批改、疑难辅导又如何进行?一个又一个的新问题摆在了援藏教师们面前。白朗中学援藏教师韩德宝老师感叹道:直播一小时,线下十小时。空中课堂,怎一个忙字了得!
一些老师不知道怎么网上授课,“组团式”援藏教师领队就建立了钉钉群,采取线上讨论、直播培训等方式,培训网上授课的教师如何使用软件进行网上教学。日喀则第二高级中学援藏教师王学良年近五十,刚开始不会使用网络直播教学,但他为了做好网上授课,拉上自己的家属和孩子每天进行多轮直播实验,直到满意为止。
日喀则第一高级中学教师王传波老师开起了群直播,学会了利用钉钉回访功能,加深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丁磊、毕全亮、王军波3位教师本来只承担高二年级的授课,但看到高三年级部分年老教师电脑操作不熟练、不会上网课,就主动承担起了高三年级的学科网课教学;庄盛老师作为高三唯一的援藏数学教师,主动承担起了高三年级全部的数学教学,他被孩子们誉为心目中的“男神”。
白朗中学李家辉、韩德宝、赵家兴3位援藏教师早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他们3人担任九年级毕业班课程,为了孩子们,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做好直播授课,通过网络学习直播课程,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制作课件,规范课堂教学语音,做好每一个细节,让直播课堂有趣味,有效果。
连日来,我们的援藏教师们就这样,每天从早到晚,端坐在电脑前,讲授课程,与3600公里之外的学生们互动着。
“老师,在吗?”
“这两道题我不会,请老师教一下。”
“老师,这第四题,讲一下吧。”
此起彼伏,微信群、钉钉群不停传来学生们的求教声,老师们不厌其烦在群里回应着、讲解着。
需要指出的是,山东与日喀则有两个小时的时差,为了按照课程计划上好课,承担网上授课的老师大部分都无法保证按时吃饭。由于待在电脑前的时间过长,很多老师的眼睛、颈椎早已经不堪重负。
网上授课结束并不算完,老师们还要承担大量的作业批改任务,每次网课前,老师们都精心设计,布置好作业,网课后又细致地批改作业。当群里安静下来时,已到深夜,老师们又开始批改收上来的网络作业,由于部分学生使用的手机像素不高以及拍摄问题,上传的作业非常模糊,老师只能瞪大了眼睛看,一次作业批改下来眼睛累得发痛。但所有的老师都坚持了下来,精心的批改、暖心的反馈为学生注入了信心和力量。
西藏不同于内地,很多学生家在农村、牧区,大多数学生都是使用手机上网课,网络信号时好时坏,有的地方甚至没有网络,有的家庭没有智能手机,或者只有一部手机,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老师们就不停地打电话,一对一开展辅导,网络不好,就一起想办法。孩子们也懂事,到村委大院蹭网、到亲戚朋友家借网,为的就是别落下一节课。
截至目前,有58位老师为受援学校开设了网课及网上辅导,涉及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门课程,还专门开设了网上心理辅导课,覆盖初中、高中所有年级,覆盖学生近5000人。
自从开展网上授课以来,每一位老师都深深的感到,网上授课比线下授课更累,不知要辛苦多少倍,但是看到孩子们传来一张张作业的照片、一个个用功学习的视频,心里十分欣慰,虽然累,但值得。
“组团式”援藏教师赋诗一首:
战疫情
疫情肆虐是寒冬,多难兴邦济苍生。
中央决策很英明,中华儿女齐响应。
白衣战士聚湖北,最美逆行救生命。
一方有难八方援,人间大爱能融冰。
宅居家里学不停,师生相聚在钉钉。
书山有路勤为径,精忠报国民族兴。
疫情无情人有情,万众一心成长城。
春暖花开冰雪融,人间处处沐春风。
老师是爱的传递者,除了网上授课外,山东援藏教师已捐款22000元,涓涓细流化作年楚河水,为日喀则贡献出山东教师的一分爱心和力量。
编辑:迟佳
9月1日,山东大地校园焕彩,开学盛典如约而至。开学仪式从传统到科技赋能,从爱国教育到梦想启航,全省各地中小学、幼儿园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