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山东 > 正文
生育政策调整带来义务教育入学压力?山东这样破解
发布时间:2022-06-21 16:17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作者:周玉森 A+A-
-分享-

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各省在保障适龄儿童入学方面面临不小的压力。作为人口大省,山东是如何应对的呢?

6月21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第五场上,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仲红波在山东分会场就这个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仲红波表示,生育政策的调整,确实给义务教育入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以山东2016年为例,全省当年出生人口达到了177万人,比2015年增加了53万人,增幅为42.7%。这些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全省面临的入学压力可见一斑。

十年间,山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应对,做好入学的保障工作。

一是开展学位分析预警。每年教育部门都会同公安、卫生健康等部门,归集户籍人口、出生人口、现有学位总量这些数据信息,综合考虑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人口流动变化等因素,逐县分学段、分城乡对未来六年的适龄入学人口情况进行预测、进行分析,对于可能存在学位缺口的地方发出预警,指导当地做好应对方案。

二是努力增加学位供给。从2015年起,全省启动消除大班额工程,省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在资金筹措、师资补充、用地保障等方面强力支持。到了2020年,当时统计的4.2万个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教学班实现了“动态清零”。在此基础上,组织各地整体谋划、精准施策,逐县编制了以后十年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并且每年编制学校建设的清单,纳入省委省政府年度民生实事工程督促推进。统筹中央和省项目资金予以奖补支持,防止出现入学难、大班额问题的反弹。

三是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倒逼机制,将学位供给和班额控制情况纳入对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2018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城镇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的意见》,将教育行政部门纳入各级城乡规划委员会,进一步确定配套教育设施建设的规划标准,要求各地中小学校须与居住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投入使用的“四同步”,通过制度建设防止了“前期配套不到位、后期被动补学位”的问题。

四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通过条件改善、教学改革、师资配备等系列行动,大力提高乡村学校的办学水平,乡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不断提升,有效稳定了乡村的生源。同时,持续实施强校扩优行动,推动优质义务教育学校以集团化、联盟化的方式,辐射带动县域内的学校发展,校际办学差距不断缩小,择校热问题持续消减。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增,极大缓解了个别区域、个别学校的学位供给压力。

作者:周玉森

编辑:白天

审核:李勇

相关阅读

2025年7月山东教育考试月历来啦!

2025年7月山东教育考试月历来啦!

07-01 16:19山东教育发布

山东省教科院参与乡村数字化调研报告 获教育部直属机关党委奖励

2024年10月,根据省教育厅安排,省教科院院配合国家课题组深入枣庄、潍坊的农村地区,实地走访4所乡村中小学校、3个县市 ...

07-01 17:31山东教育新闻网

这一抹红,永不褪色

从临沂“沂蒙红”思政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开启红色体验式教育新模式到淄博“红色剧本推理”的智慧火花在黑铁山闪耀,从聊城职业技术 ...

07-01 17:51山东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