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潍坊 > 正文
诸城市构建家校联动格局破解居家学习难题
发布时间:2020-02-11 10:52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A+A-
-分享-

为打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攻坚战,确保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根据上级要求,诸城市积极构建家校共育假期学生学习生活指导格局,科学指导、精准落实,做到“停课不停学”,用积极的态度科学战“疫”。

一、加强校级组织建构,抓实班级学习单元

成立校级协调组织。各学校分级部或者年级成立网络学习指导小组,由年级校长(级部主任)任总协调组长,级部主任任协调组长,构建起学校假期学生学习指导组织,指导开展网络教研教学活动。建立起通力合作,但又各司其职的组织领导架构,有条不紊开展教育教研、评价指导、后勤服务、舆论引导对等工作。

抓细班级团队管理。梳理班级管理线上沟通交流平台,确立班级交流主方式。发挥班级管理团队工作职能,强化责任分工,做好信息核查、上级指示精神传达、假期学习规划、学科学习指导等具体工作。通过班级管理微信群等家校信息交流渠道,开展假期学习和生活指导服务,确保广大学生不随意外出,不参加社会培训机构集中辅导,安心在家学习。鼓励引导学生及时关注中央新闻,不信谣、不传谣,讲究卫生,不外出不聚会,坚守在家,坚持每天测量体温。

加强学习生活指导。结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最新文件精神和学生自身学情实际,以学校为单位及时补充并完善学生学习计划。鼓励学生制定适合自身素养拓展的学习生活规划,根据学习生活规划制定作息时间表,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倡导学生家庭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同抗疫情”“抗击疫情,从我做起”等活动,让学生从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知识、如何预防、自己和家人预防做法等方面入手,用绘画、手抄报、拍照拍视频等形式参与进防疫宣传中来。

二、开展网络教研教学,丰富网络教学载体

开展网络直播教学。通过官方提供的网络学习途径,加强线上教研教学,落实教研团队教学评价责任。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与自身实际相结合的网络直播教学,准备好直播内容,制定好计划、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等。对初中、高中等升学压力大,学习需求迫切的学生群体,开展针对性教学指导。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团队作用,公布心理健康指导电话,广泛开展心理咨询干预,加强对学生心理压力的疏导。

做好线上教学宣传。摸底调查学校及学生家庭网络使用情况,根据实际,开展最适合的网络教学活动。鼓励倡导各年级语数英等学科教师录制微课视频,构建空中课堂,确保“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建立年级学科教师线上教学轮值制度,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广泛开展“线上”教学。

丰富网络教学载体。例如,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各学科寒假学习群,任课教师按时上传微课视频和视频授课相结合,并进行实时指导。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开展,鼓励学生录制视频或语音发班级群,拍照书面作业、手工制作等发班级群,建立学习互动良好氛围。班级管理团队按时到群中检查作业,并给出反馈,对于易错题型可用手机录制短视频进行讲解。

三、建立家校联动机制,落实家长监护职责

密切家校联系。利用班级微信群、学校微信公众号等线上联络方式,积极与家长建立联系,通过《致家长一封信》、温馨提示等,引导家长关心、关注学生假期学习生活,关注疫情发展状况,落实监护人责任。

鼓励亲子交流。鼓励家长充分抓住时机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例如开展体育运动等亲子活动。对面临体育考试的初三学生等群体,指导家长帮助孩子拉拉胳膊,压压腰,做做俯卧冲、仰卧起坐;在自家院子(客厅)等场所陪孩子跳跳远,绕着(客厅)院子跑步等。

推动亲子阅读。学校和班级列出假期必读书目,并提供相关阅读平台,敦促并推动各班级泛读名著、历史等人文社科方面的丛书,品读优美散文,探究自然科学,观看历史文献片,同时,做好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知,让阅读与思考同行,让眼界在反思中拓展。借助一米阅读等软件开通线上阅读教学,享用为延期开学学生提供的免费服务,做到停课不停学。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聚焦“幼有优育”目标 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高密市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回应社会关切、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突破口,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方向, ...

08-04 09:2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潍坊市坊子区:解锁立德树人的“全环境密码”

近年来,该区以全环境立德树人为主线,统筹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大育人场域,构建起“党建引领铸魂、多维协同聚力、数字赋能 ...

08-18 11:2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潍坊市中小学开学时间确定!

转眼间,已经来到8月下旬家里的“小神兽”什么时候开学?一起来看看潍坊中小学生的秋季学期开学时间吧!

08-20 14:24潍坊教育发布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