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完善机构建设,落实“六统一”管理。各学区所辖学校(初中、小学、中心幼儿园)、市属各学校逐步按照“前店后厂”模式和“便民利民、优质服务”的原则加强惠民服务站建设,因地制宜设置惠民服务机构,挂“惠民服务站”标牌,实现“机构、人员、场地、设备、制度”五到位。各惠民服务站按“六统一”要求,加强标准化建设。
二是拓展工作职能,拓宽服务模式。各学校借助惠民服务站,开设政策咨询、投诉受理、求助建议、家庭教育、心理辅导、家访、家长学校、社团活动及各类便民服务活动,并通过网络、微信、微博等方式拓展服务渠道;积极开展惠民服务宣传周活动,重点宣传各惠民服务站工作职能、服务理念、服务事项,公布学校和市教育局惠民服务电话、校长手机、信箱、微信号等,加深师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惠民服务工作的认识和了解。建立校长惠民接访日制度,非寄宿制学校每周至少2天,寄宿制学校,每周至少1天。建立校长微信群,各学校(幼儿园)的校长、园长要借助“互联网+”,建立校长惠民服务微信群,并通过各种方式,动员有条件的学生家长自愿入群,对于家长在群里进行的咨询或建议,及时研究解决并予以回复。
三是强化督导考核,提升服务品质。全市教育惠民服务工作实行百分制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减分指标,按比例纳入年度对各单位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成绩。考核内容分基础性指标和加分项两部分。基础性指标满分为100分,加分项按实际得分纳入总分。同时,为促进各学校惠民服务工作的开展,在综合考评的基础上,组织各学校积极做好市级惠民服务示范校和市级“零投诉”示范校创建工作,切实提高学校对惠民服务站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全市教育惠民服务水平。
编辑:冀春鑫
高密市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回应社会关切、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突破口,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方向, ...
近年来,该区以全环境立德树人为主线,统筹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大育人场域,构建起“党建引领铸魂、多维协同聚力、数字赋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