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搭建平台,提升校长治校育人能力。以活动为载体,引领校长内修学习。指导校长调研学校管理和个人自身问题,制定个人提升计划。分学段组织校长寻标对标学习活动120多人次,补齐短板。开展“办学为了什么、好校长的标准是什么”大讨论活动,全面自查学校治校办学方面存在的形式主义,逐步整改。以问题为导向,倒逼校长创新突破。分学段确定1-3处典型问题学校案例,组织广大校长开展路演模拟,聚焦发展短板,建立问题台账,落实整改措施,促使学校面貌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以交流为手段,打磨校长治理水平。组织100余名校长开展治校育人能力提升阶段性交流展示活动。
二是进退畅通,优化学校班子队伍。抓好暑期教育干部年度考核,每年暑期对各学校的领导班子及成员进行学年度考核,把脉基层干部实情。优化基层学校班子配备。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和程序,对不适应在现管理岗位工作的干部安排到工作压力相对较轻的教育教学岗位工作,为选拔培养年轻干部创设了有利条件,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2018年,全县校级副职以上干部交流轮岗31人,自愿退出领导岗位36人,选聘年轻干部57人。
三是选任放权,激活学校内部管理活力。按照上级干部管理及县管校聘改革要求,下放学校用人权限,规范组织好干部选聘。落实学校副职的校长提名权。学校副职选用一般先由校长提名、学校党组织研究,教育主管部门再进行定向考察、集体研究、公示等程序确定人选。落实学校中层干部选聘自主权。学校中层干部竞聘由学校组织,教育部门派员监督,确保基层学校中层干部选聘过程规范自主。三是积极探索扁平化管理机制。在依法自主办学试点学校大力推进学校扁平化管理,探索建立综合协调、教师发展、学生发展、课程管理、安全管理和后勤保障等六个中心,中心主任由校级副职兼任,学校内部治理能力和管理活力得到不断提升。
四是锤炼培训,储备教育后备人才队伍。严格考录环节。采取个人申请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报名,今年共遴选校长后备人才54名。全面加强培养。在鼓励校长后备人才自学的基础上,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每年举办2期后备干部高端培训班,提升校长后备人才政治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后备人才尽快成长。定期开展考核。对校长后备人才实行动态管理,通过民主评议、座谈等形式对校长后备人才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四是及时提拔使用。对培养成熟的优秀校长后备人才优先使用,新任命的中小学校长全部从校长后备人才中考选。近3年,有20名校长后备人才遴选为中小学校长。
编辑:冀春鑫
高密市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回应社会关切、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突破口,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方向, ...
近年来,该区以全环境立德树人为主线,统筹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大育人场域,构建起“党建引领铸魂、多维协同聚力、数字赋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