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发布公示,潍坊市昌邑柳疃镇柳疃初级中学教师徐蕾入选2021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据悉,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专家审核和遴选等环节,此次全国共确定入选教师300人,其中山东省12人。公示期自8月9日-8月15日。
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在乡镇学校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扎根乡村教育十二年,在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里伴着书香,热情的守望,执着地坚守,努力书写着属于她的乡村教育梦。她,就是昌邑市柳疃镇柳疃初级中学教师徐蕾。
一、与时俱进:一个与众不同的语文老师
她善于整合多种教育资源,使语文课堂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例如执教八年级下册《春酒》一课时,她把《藕与莼菜》《冰糖芋泥》等文章整合到一起,由余光中的《乡愁》一诗导入,设置了主题为“舌尖上的乡愁”的主题阅读课,在课上同学们一边阅读一边交流,从家乡的特色美食谈到了母亲的拿手菜,从家的味道谈到了有国才有家……同学们在阅读不同文体、不同角度、不同表现手段、不同语言方式的文章中加深了对所选主题的理解与感悟,感悟了文章思想内涵,品味了语言特色,在推敲细思中触摸灵魂。
二、晨昏相伴:一个陪学生读书的班主任
走进教室,最引人注目的是图书角里摆放整齐的书。图书角里一张书桌,一盆吊兰,一个板凳,这是徐老师最喜欢的位置。当班主任的三年里,她都早早来到教室和学生一起晨读;午间,她静静地坐在那里陪学生自习;傍晚,她会举行一个小小的读书会,和学生谈谈一天的见闻感受,分享下自己的读书心得。在每天的陪伴中,孩子们喜欢上了读书,也学到了为人处事的方法。班里的环境越来越整洁,班级纪律越来越好,同学们的关系越来越融洽,班级荣誉墙上的奖状也越来越多。
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班干部的组织下,班级里举办了以“语苑撷英”“时光剪影”“书卷多情似故人”等为主题的写作比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带动了其他班级的孩子参与其中,走进书籍的世界,浸润孩子的心灵,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三、大胆探索:一个勇于创新的教研组长
(一)大胆探索,积极参与行动研究
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她和同事采用学科渗透、家校协作、孝德讲堂等形式,倡导孝德之风,培养学生良好的孝德行为习惯,取得了孝德教育的丰硕成果。基于对乡村教育事业的热爱,本着勤勉的教学态度,她探索出了适合农村孩子的教学方法。在学科教研员的帮助和指导下,她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不断整合乡土文化资源,将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得到了领导同事的高度认可。
针对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范围狭窄、阅读随意性特点,她逐渐摸索出“3+1+X”主题阅读学习模式,为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潜心研究,不断充实完善自我
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她还积极参加各类课堂教学比赛,不断积累课堂教学经验,提升教学素养。她在潍坊市优秀课例展示、送教下乡、传统文化优质课展示等活动中提供公开课,打磨精品课堂,不断提升教学能力,获得第二届全国语文主题学习教学竞赛三等奖、山东省优质课三等奖、潍坊市优质课二等奖等潍坊市级以上优质课荣誉。
十二年来,徐蕾老师始终牢记扎根农村、奉献教育的崇高使命,脚踏实地进行教育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为农村教育事业的振兴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三尺讲台,一腔热情;不忘初心,逐梦前行。这是她从业以来的真实写照。扎根农村,教书育人;渐积跬步,筑就通衢。这是她对乡村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
编辑:周玉森 王广辉(实习)
“恭喜赵浩然同学被评为本学期的‘博雅好少年’。”前不久,在高密市北关小学的“博雅好少年”评选大会上,该校少先队辅导员田艳 ...
今年以来,市教育局坚持以“小切口”破题、用“微创新”积势,立项实施了一批局长突破项目、校园“微改革”项目,为现代化教育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