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潍坊 > 正文
公示 | 潍坊这些学校拟获省级奖项!
发布时间:2021-08-12 13:53 来源:潍坊教育发布 A+A-
-分享-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深化高考改革 提升育人质量”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山东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深化高考改革 提升育人质量”优秀成果评选工作,现将有关评选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1年8月10日至8月16日。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实名(单位须加盖公章)向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高校学生处反映,并注明联系人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过期或不按要求提出异议的,不予受理。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路60号山东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

  邮编:250002

  电话:0531-81916512

  邮箱:xsc@shandong.cn

  高校学生处2021年8月10日

  高中组获奖成果名单(拟)

  (潍坊地区)

  

单位名称

成果名称

奖项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

新高考背景下分层分类选课走班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一等奖

诸城市实验中学

凝聚家校共育合力,推进高考改革落地

一等奖

山东省诸城第一中学

优质资源共享的选课走班,让教育公平而有质量

一等奖

寿光中学

新高考背景下农村高中的选课走班研究

一等奖

山东省潍坊第七中学

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理解力课堂教学范式

一等奖

临朐县海岳中学

“一主两翼”助推学生多元成才

一等奖

潍坊实验中学

转变思维方式 提升育人质量

一等奖

山东省昌乐第一中学

新高考选课走班背景下课程实施与教学评价实践研究

一等奖

山东省安丘市第一中学

以“三基问题”课堂改革筑牢立德树人阵地

一等奖

临朐县实验中学

坚持“四化导向”,多措并举,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二等奖

山东省安丘市实验中学

品位学生、品格教师、品牌学校—基于“品质实中”创建的全方位育人方式转变

二等奖

昌邑市第一中学

以七项治校育人能力促县域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转变

二等奖

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中学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构建高中大课间体育课程

二等奖

昌邑市文山中学

基于数理社团和机器人编程社团的“6+1”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模式

二等奖

潍坊中学

普通高中“三线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

二等奖

山东省青州第三中学

指向新高考的高中艺体特长生专业素养提升机制

二等奖

山东省安丘市青云学府

多元并举深化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二等奖

潍坊滨海中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搏博1667”育人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三等奖

山东省青州实验中学

实施课程课堂育人变革,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三等奖

山东省昌乐二中

基于学生素养提升的高考育人研究与实践

三等奖

寿光渤海实验学校

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下“临海主题文化”的开发与实践

三等奖

潍坊市寒亭区第一中学

新高考改革下基于党史教育的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

三等奖

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

构建“创新+特长"育人模式的寿光一中样本

三等奖

  高校组获奖成果名单(拟)

  (潍坊地区)

  

单位名称

成果名称

奖项

潍坊医学院

以新高考改革为引导,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二等奖

潍坊职业学院

一体设计、双元参与、分类培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适应性

二等奖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凸显类型特征 创新多元育人模式 促进学生多样化成才

二等奖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贯彻高考综合改革,趟出“三教”改革之路,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二等奖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五级多层次”分类培养实践

二等奖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

分方向、分层、分类、多学期、多阶段式生产实践性教学提升育人质量

三等奖

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构建“三双”育人体系,致力培养大国工匠

三等奖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因材施教、五育并举,着力培养农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等奖

编辑:白天

相关阅读

高密市:发现校园里的思政育人“宝藏”

“恭喜赵浩然同学被评为本学期的‘博雅好少年’。”前不久,在高密市北关小学的“博雅好少年”评选大会上,该校少先队辅导员田艳 ...

09-02 15:44《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高密市创新课后延时服务机制,赋能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今年以来,市教育局坚持以“小切口”破题、用“微创新”积势,立项实施了一批局长突破项目、校园“微改革”项目,为现代化教育强 ...

09-05 10:59潍坊教育发布

护航新学期!潍坊教育督导这样做→

近日,市教育局依托“掌上督学”平台,精准制定督导清单,分级分类开展督学培训,组织42名市级督学以“四不两直”方式随机抽查 ...

09-05 16:37潍坊教育发布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