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新闻网讯 诸城市高度重视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探索构建了“12333”优化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新模式,全面实现学校教育资源全开放和学生延时服务需求全满足,目前全市接受早中晚延时服务的小学生分别达到2.9万人、2.6万人和4.3万人。
据悉,诸城市坚持“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创新”,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提供个性化延时服务,保障学生“早到可进校、进校有事做、做事有指导、晚走有管护”,并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两个方面探索创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经费保障,按照每班每天20元,全年200个工作日标准,足额纳入财政年度预算。近两年共拨付课后延时服务专项资金达1134万元。
诸城市制定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服务模式进行升级,变“一时段服务”为“三时段服务”,由下午放学后延时又向前延伸到了上午第一节课前和中午托管,实现全方位、无缝隙管理。全市各中小学校从作业自修、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等开发延时服务课程共368项,实现了课后延时服务形式和质量的双提升。
此外,诸城市还探索建立“三种服务模式”,以教师为主、社会力量为辅的“教师+家委会、教师+社区服务和教师+五老志愿者”。同时,加强与关工委、妇联等部门配合,充分发挥“四点半学校”、社区活动中心、校外实践基地的育人作用,构建起家校社三级联动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并通过教育教学质量综合监测、课业负担监测、教师评估、家长反馈等多渠道进行评估,将延时服务纳入学校教育督导考评体系,成功打造学生课后“幸福乐园”,全面开启学生课后“幸福时光”。
编辑:王煜玲
审核:周玉森
“恭喜赵浩然同学被评为本学期的‘博雅好少年’。”前不久,在高密市北关小学的“博雅好少年”评选大会上,该校少先队辅导员田艳 ...
今年以来,市教育局坚持以“小切口”破题、用“微创新”积势,立项实施了一批局长突破项目、校园“微改革”项目,为现代化教育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