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潍坊 > 正文
丰收了!看校园里的“粮”辰美景!
发布时间:2022-10-14 16:39 来源:潍坊市教育局 A+A-
-分享-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10月16日是第42个世界粮食日,其所在周也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为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潍坊高新区各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世界粮食日”主题系列活动。

  潍坊高新区汶泉学校组织开展了“收获玉米,体验快乐”劳动实践活动,进一步引导孩子们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汶泉学校师生共聚劳动实践基地亲手收获前期栽种的玉米。学生们在玉米地里积极劳动,每一个流程都积极参与、用心体会。

图片

  汶泉学校学生刘兴霖说:“在这次劳动里,我们累并快乐着,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也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粮食,杜绝浪费。”

图片

  以班级为单位开设收获玉米的劳动课既提高了孩子们的劳动积极性,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图片

  收获完成后,汶泉学校的老师还在现场组织开展了一堂主题班会,引导孩子们对自然知识进行探究和观察。

图片

图片

  汶泉学校教师王晓丽说:学校比较重视劳动实践课程,老师们每周都会带学生进行两到三次的劳动体验。依托劳动基地,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教学,提高了学生们的学科文化素养。

图片

  在汶泉学校的种植地里,一次抢挖地瓜的劳动实践活动正在展开。孩子们忙碌抢收的同时也亲身体会到丰收的快乐。

图片

图片

  据潍坊高新区教育分局教科院工作人员王欣香介绍,依托于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宣传周,高新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丰富多彩的粮食主题课程和劳动课程,旨在引导全区师生形成爱粮、节粮、护粮的意识和良好习惯。

  在潍坊高新区清平小学的劳动实践基地,几十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收获花生,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图片

图片

  清平小学劳动课程包括生活劳动和生产劳动两方面,生活劳动以课堂讲授为主,主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备一定的生活技能,生产劳动则依托学校蔬菜、农作物两个种植实践基地,形成劳动与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图片

  清平小学综合办公室主任谢鑫介绍:“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特色课程。比如麦收课程、落花生课程还有神奇的蔬菜课程。一系列劳动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其创新精神。”(来源:潍坊市教育局)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聚焦“幼有优育”目标 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高密市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回应社会关切、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突破口,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方向, ...

08-04 09:2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潍坊市坊子区:解锁立德树人的“全环境密码”

近年来,该区以全环境立德树人为主线,统筹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大育人场域,构建起“党建引领铸魂、多维协同聚力、数字赋能 ...

08-18 11:2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潍坊市中小学开学时间确定!

转眼间,已经来到8月下旬家里的“小神兽”什么时候开学?一起来看看潍坊中小学生的秋季学期开学时间吧!

08-20 14:24潍坊教育发布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