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潍坊 > 正文
潍坊“互联网+招生”实现义务教育入学“零跑腿”
发布时间:2019-08-26 20:57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赵云福 高洪俊 A+A-
-分享-

为解决传统招生中家长现场集中排队、耗时过多等问题,潍坊市教育局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一次办好”。自2018年以来,争取5个部门18项数据的共享,依托“互联网+招生”改革入学流程,实现了义务教育入学“零跑腿”。

以往每到招生季,家长普遍存在焦虑情绪,凌晨排队报名以及去教育部门反复咨询等现象层出不穷。今年以来,该市深化服务思维,从改革入学流程入手,以“互联网+”为依托,将原来传统入学报名中的“排队、登记、现场确认、录入”调整为“网上信息采集、政务数据共享校验、网上报名、录入确认”。目前,奎文、寒亭等5个区和开发区的义务教育招生平台实现了融“招生政策宣传-网上信息采集-线上信息审核-短信反馈审核结果-确定就读学校-自动分配学位-随机自动编班-在线生成入学通知书”等多功能于一体,义务教育招生从政策宣传到领取录取通知书的“一平台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大大减轻了家长负担,有效缓解了家长的焦虑情绪,早起排队报名等现象成为历史。

同时,该市通过入学报名流程改革,对招生风险实现了精准预判、提前应对,特别是通过家长报名材料准备、入学矛盾化解、学校审核报名材料、教育部门和学校招生预案“四项前置”,让家长、学校和教育部门有充足的时间做好材料准备、审核把关及入学方案精准决策等工作。其中,仅入学报名信息采集的前置就解决了传统报名中的诸多问题,如报名周期短,材料准备不全;审核周期短,材料审核不完;审核材料多,个别无法辨识真伪;生源预估不足,无法做到预案完备,针对生源激增等突发状况预留给学校、教育部门调整解决的时间不够;家长集中排队,易引发群访风险等,提升了群众对教育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招生需要家长提供户籍、居住、工作等相关证明材料,因此,材料审核往往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对此,3月起,在市大数据局的支持下,潍坊市教育局与自然资源和规划、公安、住建、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通力合作,历时3个月,实现了人口信息、户籍信息、户籍关系、不动产权信息、无房证明、社保证明、个体工商户登记信息等18项数据的共享和自动审核、比对,率先打通了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入学报名材料通过网络自动审核,在大大减轻教育部门和学校负担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确保了报名材料的真实性。同时,明确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实际办理程序复杂烦琐且有关单位无法证明或者可以通过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的材料一律取消,不再由家长提供。

“互联网+”数据的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招生工作更加阳光规范。目前,全市有12个县(市、区)的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实现了网上“一次办好”,家长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即可完成入学报名,并通过网站或手机查看学校的招生结果,真正让招生工作的各程序、全环节处于群众监督之下。该市还充分挖掘和利用招生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决策依据,依托“互联网+数据应用”,不仅为顺利完成招生录取工作提供了支撑,还为学校后续电脑分班、新生建籍等提供了精准数据参考,为招生片区调整、新建学校布局、推动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等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特约通讯员 赵云福 高洪俊)


作者:赵云福 高洪俊

编辑:周玉森

相关阅读

从资源均衡到质量跃升的县域实践—— 高密教育“破茧成蝶”

高密市柴沟镇土庄小学是由4所小规模学校合并成的乡村小学,有115名学生、21名教师。一年内,教师获县级以上表彰超80人次 ...

10-09 10:2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课堂内外有了“第二大脑” ——潍坊市潍城区打造数智赋能区域教育生态

在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实验小学的语文课上,四年级学生正学习《猫》这篇文章。与以往不同,学生饶有兴致地“刁难”着AI。

10-15 15:02中国教师报

从培训到竞赛,潍坊这样“锻造”学前教育主力军

10月15日至17日,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2022—2025)学前组群组活动在我市顺利举办。

10-19 09:30潍坊教育发布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