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潍坊 > 正文
寿光市:“微改革”激活校园体育“一校一品”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5-07-28 10:03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隋艳玲 董清林 A+A-
-分享-

  近年来,寿光市深入贯彻体教融合理念,以“微改革”激发校园体育新活力,通过打造“一校一品”特色体育品牌工程,全市中小学形成了“人人有项目、校校有特色”的局面。如今,在全市校园里,晨跑的身影、课间的跃动、社团的比拼,处处洋溢着青春活力,体育正成为助推学生全面发展的强劲引擎。

  创新模式,打造体教融合县域样本

  在寿光市羊口镇杨庄小学的阳光大课间,低年级学生跳绳、踢毽子,高年级学生拔河、接力跑,校排球队队员则在球场上奋力拼杀……在欢声笑语中,学生的青春活力尽情释放。据校长孙溪介绍,学校践行“不跑不跳不叫学校”的育人理念,精心设计大课间活动和趣味比赛,让每名学生“乐享体育,健康成长”。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寿光市教体局推行的“1+N”体教融合新模式。寿光市委教育工委委员杨庆训说:“2023年,我们将体校整体合并到鲁清实验学校,作为县域体育中心校。同时,确立十几所传统优势项目学校为基地校,形成‘1+N’辐射带动模式。”通过县域统筹,全市实现了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校园体育注入了新动能。

  此外,寿光市面向所有学校立项实施校园运动“微改革”,以项目驱动实现“校校覆盖,面向人人”。弥水未来学校引入“AI体育小站”,学生对着屏幕深蹲、做开合跳、无感跳绳,体验科技与体育的融合。校长刘敏表示:“智能设备让体育锻炼既有科学依据,又充满趣味体验。”

  因地制宜,“一校一品”绽放特色之花

  寿光市鼓励学校立足实际,挖掘自身特色,形成“一校一品”的体育格局。圣城小学是一所城区小规模老校,室外活动空间有限。学校立项推进“小校园办大体育”“微改革”,充分利用室内活动区及连廊,开发适合课间的小游戏。体育教师徐丹说:“我们利用‘微场地’‘微项目’做强‘大体育’,人人参与的武术健身操成为学校特色。”

  寿光世纪学校则依托十二年一贯制优势,开设全学段游泳课程。在2025年学生游泳比赛开幕式上,400余名游泳健儿似蛟龙破浪,惊艳亮相。学校党委书记王永亮介绍:“目前,全校98%的学生已学会游泳,学校获评全国游泳特色学校。”寿光市教体局同步推进多所学校游泳场馆建设,逐步在县域内推广游泳课程。

  为保障学生日均锻炼时长,寿光市还创新实施应对雨雪天气的策略。一方面,组织骨干教师创编50套室内操、课桌舞,将走廊、教室转化为运动空间;另一方面,鼓励学校开发季节性特色游戏,如冬季自制冰雪场,开展“打冰球”“冰上碰碰车”等活动,用创意打破自然局限。

  多方联动,筑牢校园体育保障网

  校园体育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时间、场地、师资”的多方保障。2024年,寿光市投入专项资金2100万元升级改造170所学校的运动场地。同时,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开展乡村体育教师镇域“走教”等方式,解决师资短缺问题。

  家庭是培养运动习惯的“第一课堂”。寿光市积极开展“家庭体育1小时”行动,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体育运动。台头镇实验小学学生家长陈艺萌说:“学校设计了‘家庭运动量表’,我每天督促孩子跳绳、做仰卧起坐,周末和他一起打羽毛球。孩子的体质明显增强,亲子关系也更融洽了。”

  据统计,寿光市每年举办校、镇、市三级体育赛事100余场,2024年有1500人次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奖。校园赛事激发了学生的运动热情,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上升2.8个百分点,近视率下降7个百分点,“小眼镜”“小胖墩”明显减少。

  “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在这里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从“一校一品”的特色实践到“县域统筹”的系统推进,寿光市以“微改革”撬动校园体育“大变革”,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鲜活的地方样本。

作者:隋艳玲 董清林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聚焦“幼有优育”目标 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高密市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回应社会关切、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突破口,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方向, ...

08-04 09:2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