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在全国教育督导工作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价推进会上,乳山市成为首批56个“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之一。继2013年被首批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后,乳山市以“小市”办“大教育”的鸿鹄之志,将“办好每所学校,教育好每个孩子,服务好每个家庭”的理念贯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过程,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质的飞跃,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
优化资源配置
筑牢优质均衡“压舱石”
走进乳山市光明街小学,到处都能看到学生的笑脸。距该校不远的第二实验小学是一所优质名校,同样处处洋溢着幸福的气息。城区学校的增加使二实小的学生数由近2400人减少到1900余人,大班额问题彻底化解,并解决了功能室不足的问题。
蓝天白云下,绿色的球场、红色的跑道、楼廊勾连的教学楼……白沙滩镇中心学校是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群众“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城区学校和白沙滩镇中心学校的变化,只是乳山大手笔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一个缩影。城乡学校同步建设,是乳山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生动实践。
让孩子“有学上”,更要“上好学”。乳山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工作经常过问、教育困难优先解决、教育资金优先保障、教育项目优先安排、教育议题优先上会”原则,千方百计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增加学位供给,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办学之路。“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73.18亿元,教育经费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每年均保持在25%以上,实现“两个只增不减”的目标。2017年以来,完成了中小学综合实践学校等4所学校新建工程,对13所学校进行了改扩建,实现了“规模办学、集中办学、效益办学”。同时,为全市所有农村学校配备了标准化食堂、取暖空调和学生班车,实施了多媒体教室、录播教室、学生云机房和“三通两平台”等信息化提升工程。
深化师资队伍建设
锻造学生成长“助推器”
乳山市一直把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统筹推进教师招聘、培训、交流各领域改革,确保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聚焦解决乡村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全力引导新招聘教师向基层流动。每年投入1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培训,创新推出网络教研、片区联合教研、“1+2”影子工程等多种培训模式,构建形成“学、研、训”一体化的大教研体系。深入开展“县管校聘”和城乡交流轮岗,健全校长和教师交流机制,实现了教师队伍在规模、质量和结构上的均衡配置。
一项项政策提升了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更坚定了他们“以生为本、躬耕教坛”的初心。
强化教育质量提升
打好内涵发展“组合拳”
乳山市坚持规范办学,营造良好生态。按照“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原则,为残疾学生开辟入学绿色通道,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自2020年起,推行师资均衡、学生均衡、随机分配的“阳光分班”机制,有效解决了家长择师和选班等问题。
坚持“五育并举”,推动融合育人。德育工作创新开展,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校园文化建设氛围浓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护航工程扎实推进,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建有劳动实践基地。特色学校建设有序推进,已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8所、全国体育工作示范校1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6所、省市级温馨校园6所、绿色校园22所,教育内涵不断提升。
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双减”政策落实落地,创新推出作业总量控制、作业公示和小学“周三无作业日”等,全面推行分层作业、弹性作业模式;开展“五项管理”和“双减”督导,持续加大对课程和作业监管力度,全面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设立“课程超市”,课后托管服务经验被省教育厅发文推广。教育改革扎实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部落地,农村小班化教育成果被全省推介,8个办学集团实现了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全覆盖,两大教育联盟促进了城乡研教训一体化推进。
一项项改革创新的驱动、一个个重要举措的推进,诉说着乳山教育速度、教育深度、教育温度、教育力度,发出优质均衡发展的时代最强音。
作者:鞠新春 韩汝婷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太好了!这样你就可以在我们身边继续读书,获得大专学历了。”在今年威海市中招会现场,一名家长高兴地拍着女儿的肩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