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农村幼儿园逐步推动教师转变儿童观、课程观并初见成效后,我们察觉到农村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缺位现象比较严重,甚至部分家长的观念和行为会对教师的课程实施与评价产生负面影响。其中,双方在幼小衔接问题上的分歧尤为突出。家长普遍期望幼儿园教授拼音、计算等,严重忽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对游戏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缺乏认知。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亲近的陪伴者,如何让农村幼儿家长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发挥主体作用?为此,我们展开了实践探索,并收获了宝贵经验。
创造学习契机,
引领家长积极参与幼小衔接
以我园为例,多数家长外出务工,幼儿多由文化水平有限、观念较为传统的祖辈照料。因此,转变家长观念成为首要任务。我们通过以下路径,逐步转变家长观念。
1.巧用家长会
借助家长会等平台,向家长阐述自主游戏、主题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此转变家长观念。我们减少枯燥的、理论化的观点讲述,而是让教师与幼儿在家长会上分享生动的游戏案例和课程故事,通过精彩的分享与专业的观察解读,逐步赢得家长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认可,使其认识到游戏对幼儿成长的价值。
在家委会活动中,我们特别策划了一个充满趣味又有意义的环节———邀请家长走进幼儿游戏现场。在这里,家长们不仅能近距离、直观地观察孩子们在游戏中的一举一动,更能亲身参与其中,与孩子们一同沉浸在欢乐的游戏时光里。游戏期间,教师及时用镜头捕捉幼儿的精彩瞬间,游戏后,园长结合孩子们的游戏表现,深入浅出地向家长解读其中所蕴含的学习行为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游戏中的收获与成长。我们还以“庄稼的生长”这一贴近农村生活的话题切入,深入浅出地让家长理解“揠苗助长”的危害,让科学幼小衔接的理念在家长心中扎根。
2.善用家长学校
利用家长学校举办“幼小衔接”专题讲座,分享先进教育理念与科学育儿方法。农村幼儿园的专家资源有限,我们便充分挖掘网络资源,精心筛选权威、专业且通俗易懂的讲座视频,如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游戏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教授“科学的幼小衔接”等讲座,组织家长共同学习交流。这一方式也便于在外务工的家长参与,有效推动了家长观念的转变。
3.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
我们围绕“小菜园”开展了一系列园本课程活动,对幼儿入学准备意义重大。但仅通过在班级群发送活动照片,难以让家长认同孩子在活动中的学习与成长。为此,我们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不仅丰富了课程资源,还让家长亲身感受到了孩子在活动中的变化,从而对幼儿园活动和幼小衔接工作充满期待与认可。
4.组织家长座谈会
小型座谈会的沟通形式能增进彼此了解,有效解决家长的实际问题。我们邀请小学低年级教师与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座谈。家长倾诉在幼小衔接中的焦虑与困惑,教师耐心解答并提供解决策略。小学教师的参与,让家长切实看到了当前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价值与成效。
5.举办家长开放日
家长走进幼儿园和班级,能近距离感受孩子的在园生活。从幼儿入园起,家长全程参与晨间活动、盥洗、早餐、区域活动、户外活动、集体教学活动、午餐等环节,对孩子的在园表现、能力水平和习惯养成有了直观了解,为幼小衔接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引导协同合作,
实现家长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作为的转变
1.共同规划幼小衔接工作
学期初,我们与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共同明确教育目标与内容。充分整合家庭与幼儿园教育资源,合理安排各项活动,确保幼小衔接工作的有序推进。
2.组织亲子实践活动
我园位于小学校区内,拥有独特的环境优势。我们邀请家长与孩子一同参观小学,包括校园环境、教室、图书馆等,与小学师生近距离交流,让他们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模式,直观认识小学,缓解入学焦虑,为幼小衔接做好心理准备。
3.推行亲子打卡活动
依据《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指出的幼小衔接四大准备,开展专题教研。教师与家长共同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和亲子活动,通过班级群发动家长打卡,分享幼儿游戏和发展情况。“萝卜蹲”“摸盲盒”“你画我猜”等趣味游戏,充分激发了家长的参与热情。
4.开展童声小主播系列活动
我园推出“童声小主播”视频号,孩子们在视频中讲解安全常识、吟诵经典诗文、分享游戏故事、表演儿歌童谣等。这不仅为孩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让家长看到了幼小衔接的阶段性成果。
5.推出“和我一起讲故事”电台
故事是童年不可或缺的甜蜜养分,而阅读与表达更是幼小衔接的重要能力。考虑到农村家长在阅读内容筛选以及亲子共读技巧上有所欠缺,我们每周安排教师通过美篇App向家长推送故事音频。教师们凭借专业的眼光,精心挑选契合幼儿认知水平与兴趣点的绘本故事,并用温暖、亲切、孩子们熟悉又喜爱的声音生动讲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积极创新,从最初单纯的教师讲读,逐步转变为师幼共讲的温馨模式。家长们纷纷反馈,他们已经和孩子共同养成了睡前共读故事的好习惯。这不仅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交流,更为孩子的语言发展与阅读习惯养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6.设立园长接待日,搭建沟通桥梁
我们将每周三上午设立为园长接待日,专为那些在幼小衔接或保育教育方面心存困惑的家长提供交流平台。在这特定的时间里,家长们可随时前来与园长进行一对一的深入交流。家长们踊跃把握这个机会,主动和园长分享孩子在家的成长变化,探讨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园长耐心倾听家长的心声,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为他们答疑解惑,给予专业的指导与建议。
通过一系列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我们成功唤醒了家长的教育主体意识。将原本零散的幼小衔接教育指导,转变为长期稳定的家园协同合作,有效凝聚起教育合力,最终实现了从“幼儿园推动”到“家长主动”的质的飞跃,逐步构建起科学、和谐的幼小衔接教育生态环境,为孩子们的顺利过渡与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滕州市北辛街道中心幼儿园马王园 付宇琦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肥城市湖屯镇第一中心幼儿园积极践行科学幼小衔接理念,从身心、生活、学习等多个维度发力,扎实推进幼小衔接工作,为幼儿铺就一 ...
当农村幼儿园逐步推动教师转变儿童观、课程观并初见成效后,我们察觉到农村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缺位现象比较严重,甚至部分家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