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不停 方田“播”种——荣成市三十七中学“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发布时间:2020-05-07 16:05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 A+A-
-分享-

山东教育新闻网讯  未亲近泥土的童年不是快乐的童年,远离大自然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近期,荣成市三十七中被确定全市劳动教育的试点学校,学校在疫情防控期,不等不靠,沉淀思索,不断从优化理念,提炼方案,实施实践,稳步推进。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开辟一亩方田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这意味着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

为此,荣成市三十七中远山近水,内联外引。一是利用校园内原有空地建立了“一亩方田”综合劳动实践基地,总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在这里,学生们可以收获四季成为田地的主人。从整理土地到播种、施肥、浇水、除草、除虫直至收获,学生要全方位体验,让“一亩方田”成为了孩子们真正的“开心农场”。二是结合地域特色,积极联系校外农场基地,与驻地石子河村热心人士联谊,再开辟几块特色农园,开辟茶园、果园、中草药成长园等,化田野为课堂,为乡村孩子打造成长的乐园。

革新思路、三位联动,撬动孩子成长

三月份,荣成市三十七中科学认真细致的规划了“一亩方田”,共开设了百草园、果园、茶园、葫芦园、菜园、百花园等劳动基地,为师生创设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平台,丰富了校园生活,成为师生学习的开心乐园。同时,在“田园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学校正规划“家校联动合作制”,使学校、家庭、社会、社区全方位参与,共同构建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让一年四季,一亩方田里时时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师生们高涨的劳动热情。

春暖花开,疫情未过,部分教职工已先行挥镢刨地,执锨挖坑,埋种栽苗,施肥浇水,扶植盖土,待学生归来,田园景象成为学校的一道靓丽风景。为做好田间管理,学校已专门聘请了专职农艺师到校作校外辅导员,在种植期间还会邀请有经验的家长到校帮忙,使孩子们通过观察认识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写好观察日记,让我们的劳动课堂更加鲜活。

宅家实践、“疫”路不停,丰富家庭劳动教育

疫情防控,宅在家中,为延伸家庭劳动实践教育。为培养内务劳动自理能力,让其从劳动过程中收获成就感,感受到自己能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增进与家人之间的交流。近日学校还开展了内务劳动教育活动——叠被子、整理书桌。让学生通过线上学习,懂得平时叠被子、整理书桌的重要性,了解叠被子、整理书桌、做家务的正确方法,这个活动只是一个开始,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家庭出一份力,每周反馈,让父母师长的及时跟进鼓励和帮助,让学生能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并一直坚持下去。

文化浸润,丰富内涵,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荣成市三十七中立足“体验农耕感受农趣”综合实践项目化建设思路,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水平,不断开发完善相应课程,充分调动骨干教师的力量,组建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开发系列“耕读”校本课程,让校本课程真正起到服务教学的作用,体现出“勤四体、分五谷、知善美”的德育美育渗透思想,学校组织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五要素培训,目前,先期开发18节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经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并持续深入体验开发,最终以这种浸润式的学习方法,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师生们雨读晴耕,教学相长。

劳动教育让“一亩方田”劳动教育观,在荣成市三十七中学的校园里、田野间展现着迷人的魅力和色彩,点燃了学校改革激情,推动学校项目化办学建设向纵深推进。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临沂罗西小学:探索全科阅读 打造书香校园

 近年来,临沂罗西小学紧紧围绕“以和育德、以雅养正”办学理念,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以全学科阅读为突破口,全力唱响“ ...

07-01 10:5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泗水县实验小学走进党史纪念馆 传承红色基因

近日,泗水县实验小学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与优秀少先队员代表,赴泗水县柘沟党史纪念馆开展沉浸式党史学习实践活动,缅怀革命先烈 ...

07-01 15:07泗水县实验小学

东营弘文小学多管齐下 守护学生“睛”彩未来

近日,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凭借出色的近视防控工作受到关注。该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多维度发力,全方位守护学生视力健康。

07-01 15:52东营区弘文小学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