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长清区博园小学:“打破”校园围墙 挖掘高校“富矿”
发布时间:2021-07-19 10:44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王青 A+A-
-分享-

“把课堂搬到大自然,成为学校‘行走的课堂’课程开设以来的常态。”这是济南市长清区博园小学(山东师大附小大学城校区)校长于飞在暑期前总结时提到的学校重点工作之一。

“行走的课堂”包括3个阶段:“行前准备——我们有备而来”“行中体验——我们陶醉其中”“行后总结——我们收获成长”。于飞说,完善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对每次“行走”都充满期待,精心的课程设计让学生的每次“行走”都收获满满。

教师段琳琳、冯晓敏记下了“行走课堂”中动人的一幕:“这一天,园博园里,风景宜人,秋色正美。几个班的学生在教师的周密部署和精心组织下,亲身感受大自然秋意渐浓,并且体验了大自然中唯美的语文课、扎实的数学课、生动的英语课、活泼的音乐课、缤纷的美术课……”

“red red red,green green green。”英语老师杨燕把生动的英语课堂,带到大自然里,这里有红花,有绿叶,有小鸟,有昆虫,让《Colour》在大自然中发生。

“坐地起身”游戏,同学们背靠背,手挽手,互相借力,坐地起身。在游戏中去体会坚持和合作往往是成功的关键的道理。

这样的“行走”课程早在学校建校之初就已开启。2017年7月,为解决长清大学城高校教师子女入学问题,长清区与山东师大合作办学项目正式签约。于飞从山师附小本部被调到了长清大学城,一干就是4年多。

“山师大合作办学,交给我们的任务是:要充分发挥山师大的教育优势,促成山师特色与长清文化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山师特质的基础教育品牌,为长清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于飞告诉记者,创业蓝图很美好,却抵不住“一穷二白”的创业条件。“9月1日开学,经过摸底的70多个孩子只来了36个,与此对应的是一间教室、两名教师。这就是我们的全部。”

但于飞明白,学生的教育工作绝不仅仅是一间教室就能完成的,需要更大空间、更多资源。尤其是这所学校的学生家长全部来自高校,他们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也高。这让她感到压力很大。但转念一想:高校教师也给学校办学提供了一个资源宝库,如何将这个先天优势用好呢?于飞决定以课程为纽带,打造校地合作“新样板”。

于是,于飞“打破”校园围墙,致力于开发“行走的课堂”。两个学期内,她带领师生9次走进高校博物馆、艺术馆、科技馆。学校举办“家长讲坛”,让身为大学教授的家长变身小学教师,讲授人文、艺术、科技、自然、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学生王元宁的妈妈是木工艺术专业的博士。学生们通过“行走的课堂”一走进她的木工实训室就爱上了木工艺术这门课。可是,40分钟的课根本不过瘾,怎么办?于飞在社团活动上动起了脑筋。

结合学校“课后延时服务”,于飞团队把它开发成了一门社团课,让学生充分体验、充分动手、充分合作。在这门课程的启发下,她又结合学校实际开发了28门以博士家长为“团长”的社团课程,力求让这些宝贵的家长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形成教育合力,用博士家长的专业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服务。令于飞惊喜的是,办学仅一年时间,学生的转学需求骤增,在招生范围仅面向高校的情况下,新增学生140余名。

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于飞和她的团队付出的百分之百努力。每天跨越30多公里,从山师大千佛山校区乘坐校车来到长清湖校区,下了校车再步行20分钟,“两点一线”“复线运动”。这是于飞每天的行动轨迹。在学校从“0”到“1”的发展过程中,于飞和博园小学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称赞。(通讯员 王青)

作者:王青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临沂玉龙湾小学:四维突破 打造劳动教育新模式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临沂玉龙湾小学以“农耕劳动教育”为核心突破口,历经13年深耕细 ...

08-01 10:34中国教育报

“荷”香四溢 育梦远航——山东省曹县魏湾镇中学将荷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山东省曹县附近有一座大型平原水库——太行堤水库,莲藕种植面积8500亩,盛夏荷花盛开,被誉为“万亩荷塘”,形成“接天莲叶 ...

08-01 11:06中国教育报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 深化教学改革 点燃思维之光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 ...

08-01 11:10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