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洛河镇中心小学 “非遗”进校园 文化共传承
发布时间:2025-02-10 16:38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许敏 A+A-
-分享-

  为了让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受到经典艺术的熏陶,全面了解“周姑戏”这门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相关技艺,莒县洛河镇中心小学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把“周姑戏”这个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艺术项目引入社团课程,开启“戏曲进校园”实践,传承“周姑戏”。

  该校将戏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耳濡目染,营造出戏曲文化氛围,发挥了环境育人的功能。“戏曲文化长廊”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最大亮点,其中有戏曲文化知识、各种戏曲角色扮相、学生参加表演的照片等。学校还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戏曲表演,了解戏曲文化。

  为提升戏曲教育水平,学校引进戏曲专业教师,成立“周姑戏”社团,开设戏曲讲堂。每周四下午,民间艺术家就会来学校给学生上课。民间艺术家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授课,并且为学生量身定制戏服、头饰。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周姑戏”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加深了对“周姑戏”的认识。在戏曲班里,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主,将戏曲知识的普及和经典名段欣赏、学习、表演相结合,逐步引导、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有效地推进了“周姑戏”教学,提高学生的“周姑戏”表演水平。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校以六一儿童节文艺会演、课后服务成果展示、参加县艺术节等活动为契机,为校园戏曲班的学生搭建表演和展示的舞台。这些展示舞台的搭建发挥了学校教育在非物质遗产传承与保护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作者:许敏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当田径运动会变身“五育大课堂”

当竞技的激情与教育的深意相遇,一场异彩纷呈的田径运动会便升华为独特的“五育大课堂”。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以体育为原点,把田 ...

11-03 15:38《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路小学:科技教育结硕果 无人机项目创佳绩

 近日,第六届山东省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聊城赛区)落下帷幕,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路小学的10支参赛队伍在空中智能 ...

11-04 14:5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莒县果庄镇中心小学:多措并举打造和谐高效课堂

 为构建“学习型学校”,打造具有特色的教育品牌,走和谐高效之路,莒县果庄镇中心小学采取多项举措,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 ...

11-05 10:5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