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考 > 正文
2019高考时间表来啦,考生们要记好了!
发布时间:2019-01-04 14:57 A+A-
-分享-

2019年来啦,离2019年高考又近了一些。2019年上半年将有哪些大事发生?鲁教君综合整理了2019年上半个学年高考大事记、自主招生,对2019届高中生规划备考非常有帮助,建议收藏转发哦!

2019年1月-2月

1.期末考试+寒假

这次期末考试很重要,是对一轮复习的总结,也是对接下来复习计划的承接。期末考试过后寒假即将来临,针对期末考试的情况,同学们应利用好寒假进行查漏补缺,不要忽略了常规的学习。

2.高考二轮复习

2月-4月是二轮复习时间,这个阶段的任务是提升成绩,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要稳定下来。同学们要好好规划一下二轮复习的具体学习计划,提前预习。

3.特殊类型招生

2019年1月,有关高校将陆续公布特殊类型招生简章,请考生和家长密切关注高校招生网站及阳光高考平台2019年艺术类、保送生报考指南以及特殊类型招生汇总专题。

此外,2018年12月,除去我省,天津、湖北、广西等省份的部分艺术类专业也进行了省统考。1月,还将有一些省份进行统考,如广东美术类专业统考,内蒙古的音乐类专业统考,贵州的音乐类、舞蹈类、戏剧影视导演等专业统考。详细信息请查看艺术类专业招生的招考政策、招考动态。

1)保送生

2019年高校保送生招生简章已陆续发布,部分高校的报名仍在持续进行中。符合条件的考生要及时查看报名。

已发布保送招生简章的高校:

1、南京师范大学

2、西安外国语大学

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4、中国人民大学

5、北京理工大学

6、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8、大连理工大学

9、南开大学

保送生是指无需参加高考、经学校推荐,即可进入大学就读。不同省份的保送生政策略有区别,一般省级优秀学生、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级赛区中获得奖项以及获得全国决赛奖项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以及一些外国语学校的学生都是保送的对象。

2)高水平艺术团招生

目前,高水平艺术团招生是指一些高校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而招收少量具有艺术特长的考生。考生参加艺术测试合格后,可在高考中享受降分录取的优惠政策。考生被高校录取后进入普通专业学习,并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文艺排练和演出。

3)高水平运动队招生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是指考生年龄不超过22周岁,高中毕业,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且高中阶段在省级(含)以上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前三名者或具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同等学力,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者或近三年内在全国或国际集体项目比赛中获得前八名的主力队员。

这些运动员需要通过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测试,测试包括体育专项技术测试和专项素质测试两部分。被高校认定为高水平运动员的考生在录取时将享受优惠,文化课由报考学校单独组织考试。

4.港澳高校内地招生

2019年香港、澳门高校内地招生陆续进行。如香港大学预计在内地招收300人,已开始接受报名;香港中文大学将于1月在福建、山西、湖南、广东等省份举办招生说明会。详细信息请查看2019年港澳高校报考指南。有意向报考港澳高校的考生及家长可注意高校内地招生宣讲活动,以及报名时间。

5.体育类招生

目前,已经有部分院校发布2019年体育高考的招生简章,同学们可提前关注目标院校最新资讯。

1)体育高考报名条件

1、参与普通高考报名,并获取报名编号;

2、必须拥有国家认证的二级运动员及以上资质的认证。

2)何为体育高考?

体育高考,也称作体育单招,是国家针对各类高等学院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实行单独提前招生的两个专业。文化考试由国家体育总局统一命题,体育专项考试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统一的考试办法和评分标准。由招生院校组织实施文化、体育专项考试及录取工作,录取名单报生源所在省高招办和国家体育总局备案。

6.自主招生准备报名材料

从近几年情况来看,高校自主招生报名时间已经越来越短,2019年自主招生即将来临,建议大家一定要尽早准备报名相关材料。一般情况下,自荐信、推荐信、成绩信息、奖项证书、其他活动资源等等,都可以提前准备。大家可以利用寒假重点研究目标高校及目标专业相关情况,着重准备自荐信的写作。

7.高校冬令营

2019年高校冬令营大部分均已报名结束,还有少量高校正在报名中。

1月-2月,北大、清华、天大、华东师大、厦大、中山大学等高校冬令营密集举办。目前,北大化学寒假课堂、清华化学前沿体验营、中山大学6个冬令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冬令营、厦大经济学、华东师大“中融”学子冬令营正在报名中。

这次的“冬令营”和五大学科竞赛的冬令营/决赛不同,是和高校自主招生相关的,报名各高校冬令营并且成绩优异的同学,极有可能被认定为明年自主招生的对象,或者被学校提前“锁定”哦!

2019年3-4月

1. 高考体检

体检中发现身体指标有异常的同学,在填报志愿时要避开限报专业。部分高校及专业对体检结果有要求,所以不可掉以轻心哟!体检前注意调整好饮食和作息!

就往年的安排来看,各地区的时间不一样,大体集中在三月份(北京、湖南、山东等部分省市高考体检一般安排在3月进行),同学们根据学校的通知配合进行就可以。一般班主任都会全程陪同,大家不必过于紧张。

2.高考政策发布

一系列的高考政策开始接连发布,如果你已经有心仪的学校,这个时候可以自己留意或者让家长帮忙留意啦!

3.高考志愿信息收集

高考后距离志愿填报的时间很短,从四月开始,高三生和家长们就要不定时搜集有关志愿方面的信息,初步想好报考方向了。

4.高三一模/二模

3月份部分省市会进行高考一模二模考试,模拟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应变能力乃至承受能力。

高三一模很重要,参与的考生很多,还会进行成绩统计,划出分数线,总之一模很重要!二模通常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所以,二模试卷会全力猜测高考可能出现的题型,且贴近高考难度,相对一模和三模难度更大,对考生也有较大挑战。

同学们可以借这两个模考来明确自己的成绩定位,也要从中找出自己的缺陷,抓紧时间弥补。想自主招生的同学更加要注意了,高校在自主招生初审的过程中,不仅仅会查看考生的获得奖项是否符合要求,还会兼顾考生期末成绩及高三阶段模拟考试成绩等方面的因素。所以,请务必认真对待模拟考试。

5.自主招生报名、招生简章公布

3月中旬,各高校自主招生报名将陆续开始,考生需要在阳光高考上报名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自主招生是优秀考生进入顶尖名校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同学们来说,多个选择,就多一条抵达梦想的路。所以,寒假期间可以认真了解一下自主招生相关情况,符合要求的考生,一定要争取一下。

3月底-4月初,各大高校会集中发布自主招生简章,同学们要密切留意。

4月底前,高校会陆续公布自主选拔初审名单,通过的考生需要进行后续流程,确认考试、缴费等。

6.综合评价、农村专项招生简章公布

4月,北大博雅、清华领军、北外、南科大等高校综合评价招生启动,其他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也会陆续在4月、5月公布。

4月上旬开始,各大高校会陆续公布农村专项招生计划,符合条件的农村籍考生届时可在阳光高考网进行报名。

2019年5月

1.高考三模

这是高考前最后一个重要模考,相对二模难度较低,帮助考生提升信心。但每次模拟考都是对考生复习的检验,要从这些考试中吸取经验。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对待!

2.三轮复习

三轮复习是最后的高考冲刺了,这时期重点是重回基础,把复习过的内容重新过一遍,增强记忆;同时调整好身心,准备高考!

3.高校招生计划公布

一些高校的招生计划、招生简章陆续发布,注意保留好,志愿填报的时候可能用得上。根据教育部规定,高校都要制订本校的招生章程,经高校上级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公布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上。

4.高校招生章程公布

2019年高校招生章程预计于5月起陆续公布。招生章程是考生了解高校招生信息、招生办法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请考生和家长仔细阅读有意报考高校的招生章程。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咨询高校招办。

5.自主招生考试确认、缴费

通过初审的考生需要了解高校下一步要求,大多数高校要求通过初审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自主招生报名系统进行考试确认、考试缴费、打印准考证等等。

2019年6月

1.2019年高考

高考来啦(6月7/8日),考试期间同学们注意调整饮食和心理状态,放松心情迎接最后的挑战!考前两天,要对高考考场进行踩场,制定好出行路线,并盘点好考试当天所用物品。

2.自主招生考试

通过自主招生考试拿到加分既可以起到优化成绩的作用,又可以起到“救命稻草”的作用,用有限的时间好好准备吧。

3.高考查分

高考成绩公布后,高考最低控制分数线也紧跟着公布。这个时候分数高低也是定局了,集中精力为接下来的志愿填报做准备吧!

4.志愿填报

考生需注意所在省市招生院志愿填报相关政策及时间节点,顺利填报志愿。

2019年7-8月

1.高考录取

7月各类各批次的志愿填报及录取工作陆续进行。录取结果也会随录取进程陆续公布。

2.录取通知书

8月,录取结束后,各高校陆续寄发录取通知书。考生、家长要学会辨别真假通知书,避免上当受骗。

3.入学准备

被录取的小伙伴可以提前准备踏进大学校园的行囊啦,建议先携带一些必备物品,待熟悉环境后再慢慢添置其他物品。

 

内容来源:自主招生在线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