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新闻网讯 11月27日上午,“2020全国主流融媒体山东高校采风”活动第五站走进了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媒体记者们深入校园进行实地采风。
坚持立德树人 打造大思政格局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始终秉持“明德尚能”校训,系统打造了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构建了立体式大学生思政教育、文化育人生态圈。
“明德学院”作为大思政新格局的重要支撑,开设了以“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蓝色海洋文化” 等三种文化为活水源头的公共选修课57门,将省级非遗项目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师生共同编剧、导演、参演的话剧《佩瑜怀瑾》,以“两弹一星”功勋郭永怀同志的感人事迹为主线,将“永怀精神”深深根植于学生心中,收到良好的育人成效。海院成为团中央“‘青年之声’国学教育示范基地”。
积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双创精神”等四种精神,23名学生被认定为第一批山东省“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建设校本化思想政治教育易班网,利用好“学习强国”平台,推进学院官方“两微一端”集群建设,畅通“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社团活动、网络思政和环境思政”五个育人渠道,守好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育人责任田,构建全面立体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生态圈。
专业设置紧密对接产业发展
专业设置紧紧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威海市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重点布局水产养殖技术、船舶智能制造、电子商务技术等6大专业群,拥有2个省级品牌专业群;开设了水产养殖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船舶工程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等32个专业,3个专业获得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认定,在“金平果”首次发布的全国高职专业排行榜中,海院渔业类、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和港口物流管理专业分别排名全国前三,60%的专业与本地海洋产业发展契合,构建了海洋特色、工科为主的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体系。
质量提升工程扎实开展卓有成效
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职业教育质量系统提升工程,各项事业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海院加速度”。海院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教质量保障与评估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在职业教育质量管理工作中发挥了专题研究、应用试验和决策等作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科研平台建设、名师工作室建设、传统文化教育、重点专业建设等方面已经走在全省同类院校前列,为以“战时”状态、“冲锋”姿态确保高地建设起步成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创业教育成绩斐然
海院大学生双创孵化基地由威海市政府立项建设,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合作共建单位投入资金2100万元,聚集了京东、新迈尔、阿里巴巴、拼多多、抖音、惠普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与时俱进的最新产业元素,建有创新创业服务、大学生创业孵化、跨境电商、创业路演等14大功能区,聘请了由企业大咖、行业专家、技能大师、优秀“双师”等45人组成的创业导师团,为大学生量身打造代理注册、货源对接、电商平台对接、快递物流、投融资等15项“一站式”创业服务,融入教育教学和电商孵化各个链条,构建了跨境电商、旅游电商、直播电商、品牌电商、电商托管等产业模式集群,厚植了双创孵化底蕴。
基地入驻了阿里巴巴、京东、青岛天天购、威高集团等20余家省内外知名企业,与大学生创业团队共同开展创新创业项目40个,有37项创新成果被企业或自主创业公司采纳应用,为企业创造了6390万元的收益。在孵企业56家,毕业企业6家,每天800名以上的学生在此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大学生双创孵化基地被命名为“威海市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被团中央授予KAB创业俱乐部,被评为全国百优创业社团,蝉联2018、2019年两届全国百强创业社团。
学院入选全国智慧校园50强,2020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成为山东省第一批内部质保体系诊改工作实施方案审核通过的22所高职院校之一、第二批学分制改革试点院校,被授予“中国职教学会职教质量保障与评估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云教学工具示范校”、“全国水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校企合作先进单位”等。
编辑:迟佳
近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各个赛项争夺赛相继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这是由教育部等多个部委联合举办,面向世界 ...
近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接连传来捷报,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代表队分别在“生物技术”与“水利”两个赛道 ...
日前,山东省企业管理研究会三届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山东外事职业大学获批增补为副会长单位;校长孙承武因深耕职业教育与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