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融合,成为新时期高中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整体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岛艺术学校秉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原则,提出了“多元选择、适性发展”的教育理念,以综合高中办学模式改革试点为契机,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管理评价、师资建设、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探索艺术教育普职融通的现实样本,为各类学校毕业生广泛开辟升学途径的“立交桥”。
明确适性发展的培养目标
学校把“艺术综合高中”作为自己的基本定位和发展方向,致力于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融通、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
艺术学校综合高中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普通高中文化基础知识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和一定就业能力的高素质艺术人才,引导学生多元选择、适性发展,进而分解为“做人有道德、专业有特长、实践有技能、比赛有优势、升学有方向、就业有市场”的“六有”育人目标。基于目标,学校在完成普通高中必修课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要根据不同学生特长、意愿和需求,确定不同的培养方式,为学生创设“低进高出、高进优出”“一门进、多门出”的成才通道:一是升学预备教育,为高等院校输送优质生源;二是就业预备教育,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综合素质较高、有艺术专业特长的后备人才。
强化普职融通的课程设置
学校坚持普职并重的课程设计,优化整合普通高中文化课程和艺术专业课程,使普通高中文化基础知识教育和中等艺术教育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一体化。根据“基础融合、专业分类、必修分层、特需特设”的课程原则,搭建“高一夯实基础,高二自主选择,高三分层定标”的课程结构,同时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编写适应普职融通的学科教材,开发精品课程。
学校坚持“精专业、强文化”的教学方针,专业课实行分层次目标教学法,分组走班、小班化授课、一对一辅导,文化基础课探索“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的教研模式。
学校注重自评机制建设,成立教学督导室,强化过程性评价和教学反思。选聘行业协会专家开展教学指导,参与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
学校秉持在“成就好学生、成就好学校的同时成就好老师”的理念,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首位,致力于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搭建共建共享的资源平台
学校坚持平台思维和生态思维,充分发挥作为青岛市文化艺术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音乐专委会秘书处等平台作用,加强与市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市动漫协会、市模特协会的联系,与青岛十七中进行战略合作,借力发展。
以学校音乐、美术、舞蹈、表演等品牌专业为纽带,学校高水平建设实验剧场、音乐厅、美术馆、琴房、画室、排练厅等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开展职业体验和综合实践教育提供条件。同时,学校大力建设图书馆、理化生实验室、通用技术教室等设施,为学生学习普通高中文化课程提供便利。
艺术学生的培养具有其特殊性,根据学生的成长成才特殊性,学校积极探索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学校构建“党员信仰、师生梦想、多元育人”三个共同体,通过“三元定岗”育人模式改革,实现学校、企业和行业三方协同育人;邀请青岛音乐家、美术家、舞蹈家协会和山东艺术学院、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第三方教学与评价。
专家点评
勃发教育和学习的真正魅力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赵新亮
作为和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并行的综合高中新模式,青岛艺术学校自2000年开始,进行综合高中办学模式改革,从招生方式、管理机制、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价方式、师资配备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实践,打造了青岛市乃至全国中职学校综合高中新模式的样板。
编辑:冀春鑫
近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各个赛项争夺赛相继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这是由教育部等多个部委联合举办,面向世界 ...
近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接连传来捷报,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代表队分别在“生物技术”与“水利”两个赛道 ...
日前,山东省企业管理研究会三届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山东外事职业大学获批增补为副会长单位;校长孙承武因深耕职业教育与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