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批主题教育期间,济南职业学院党委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聚焦市委对高校党建提出的10个方面突出问题,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努力把主题教育成果赋能为推进新时代新征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和实际成效。
一、以学铸魂,以学增智,把“学思想”成效立足在“强党性”上
学院党委坚持把“学思想”作为主题教育首要任务和贯串始终的主线,结合工作实际切实抓好理论学习。一是党员干部全员学。学院创建了“4229”整体工作机制,坚持用好“四张清单”,实施理论“六学”(干部领学、党课讲学、交流议学、全员自学、集中补学、现场研学)机制,集中举办4期读书班、3次党性教育实践、4次专题辅导、2次党委书记讲党课、1次关于职业教育的主题研讨等系列活动,做到了规定动作扎实有效,自选动作有声有色。二是党委班子引领学。学院把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第一议题”学习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制定了《中共济南职业学院委员会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理论学习计划》和《中共济南职业学院委员会关于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的实施办法》,及时将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纳入学习内容,通过集体研讨、个人自学、小组交流、专题发言、参观学习等形式做到常学常新、常悟常进。截至8月底,已组织了17次“第一议题”学习、18次党委中心组学习。三是联系实际重点学。学院印发了《习近平关于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教师的重要论述及考察山东时的重要指示批示汇编》,并建立了2023年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重要指示批示台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做好具体工作的思路、举措和办法,做到反复研读、深入领会,努力破解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的“本领恐慌”。
通过主题教育,学院全体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重要论述的时代呼唤和现实要求,进一步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激发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以学正风,深研真改,把“学思想”成效落实在“重实践”上
学院聚焦改革发展的难点、堵点和师生关心的热点,共确定了15个调研方向、46项调研课题,明确了调研步骤和推进方式,推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生宿舍、企业乡村等地开展调查研究。一是聚焦发展,确保调查研究“答好题”。学院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安排和市委工作要求,深入学习运用“浦江经验”,班子成员紧密结合分管领域工作,带头深入一线察实情、找症结、解难题,形成了“基于办学实际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对照标杆院校,找准差距不足”等一批调研成果,并对《“14322”双元职教特色学徒制》《全省办学质量考核中科研成果转化率低》2个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研讨,检视差距不足,研究提出工作改进措施,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二是综合施治,建立检视整改“一本账”。学院把专项整治作为主题教育检视整改的重要举措、衡量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将4月4日市委第二轮巡察反馈4个方面17项问题,4月16日市委对市属高校指出的10个方面突出问题,以及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查摆的5项问题贯通融合、一体整改。巡察集中整改期间,学院整改完成率为84%,集中整改结束后将持续推进未完成或长期坚持的整改措施。针对高校党建10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形成专项整治方案,已明确33项整治措施,已全部完成整改,制定9项制度。“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查摆的5项问题,均按规定完成整改并销号。三是管常管长,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院坚持把检视整改贯串始终,“严”字着力,“实”字托底,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查、追着问题改,逐步完善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和成果转化清单,以项目化清单化方式抓落实整改,举一反三、深化拓展,持续破解制约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思路举措,推动工作解决问题180余项,充分发挥了调研优化决策、完善机制、促进工作的重要作用。对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措施政策,对调研过程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制定或修订规范性文件30项。今后,学院将继续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通过调查研究不断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推动调查研究制度化、经常化。
三、以学促干,争先创优,把“学思想”成效体现在“建新功”上
学院将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新成效作为检验主题教育开展情况的试金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在质量工程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类型特色更加鲜明。学院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办学机制,丰富校企合作内涵,牵头组建的包括150多家成员单位的济南市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教联合体,入选首批28家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与山东科技大学、浪潮集团牵头组建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比亚迪公司共建省内首个比亚迪标杆产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大数据应用产业学院入选全国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项目。与比亚迪、京东、华为等企业合作优化山东(济南)智能仿真公共实习实训基地规划,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二是聚力提高服务能力,学院作为更加彰显。学院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要求、产业和企业需求,积极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发挥黄河流域产教联盟秘书处作用,举办了联盟产教对话活动。深化与京东集团合作,共建乡村振兴产业学院。牵头建设“中国-塞尔维亚职业技术学院”,承办了教育部“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济南职业学院史丹顿岛国际学院顺利完成首次招生。新制定修订了7项科研工作制度,与山东大学合作支持山东乾云启创信息科技公司入选济南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印发社会服务收入管理办法,建立培训师资专家库,建立菜单式、定制化培训体系,开发培训专业(工种)84项,承接了中建八局新员工培训、信息通信技术培训等培训项目。在成人学历教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社会服务总收入大幅提升。三是始终坚持德技并修,育人成效更加显著。学院紧扣立德树人、德技并修要求,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实施全环境育人工程,印发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实施方案》,编印了平语近人第五册,遴选了第二批校内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济职红色蒲公英宣讲团、“济职义工”学雷锋志愿服务团、“一站式”学生社区活动广泛开展。牵头成立了山东省职业院校中国特色学徒制暨现场工程师教学指导委员会。实现国家教学成果奖重大突破,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10部教材入选首批“十四五”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1个教师团队获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生获得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3项,9月初在南非举办的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飞机维修”赛项中以第一名成绩夺得金牌。
在主题教育中,学院始终坚持通过“学思想”,把调查研究的过程作为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转化的过程,作为转变作风、增进同师生感情的过程,作为提高履职本领、增强责任担当的过程,真正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实现教育实践两手抓、两促进。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