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职业学院再添一项殊荣——荣获第八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成为山东唯一获此奖项的公办高职院校。
作为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这所学校究竟有何过人之处?答案就藏在“济职工匠‘进企、入户、出海’”三大行动中。这三大行动不仅推动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鲜活例证。
济南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苏旭勇在第八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颁奖大会上发言
进企:
探索校企联合培养育人长效机制
从济南职业学院毕业后,李志勇进入到一家德资企业工作。与多数毕业生为找工作四处奔走不同,早在大一时他就被企业提前“预订”。
同样,2023年刚毕业的侯佳已经是单位的“老员工”了。3年前,刚就读济南职业学院中德技术学院的侯佳,经过企业校园招聘双选会的面试,成为现在就职企业的一名学徒。
在济南职业学院,李志勇和侯佳的故事并不是个例。得益于“双元制”教育模式,该校很多在校生成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一毕业就成为企业生产的“熟手”。
“双元制”的职业培养模式来源于德国,要求培训人员要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的培训,合格之后才能上岗。
对此,侯佳深有体会:“大一在学校打基础,大二大三就在企业和学校之间交替学习。每次回到企业,都有主管手把手地教,感觉自己不仅是学徒,更像是企业的正式员工。”
对于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济南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苏旭勇认为,职业教育最基本的特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所做的工作就是深度融入产业,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合伙人”。
企业专家在实训中心手把手指导教学
如何让双方实现高质量的合作共赢,对职业院校来说,是门大学问。在“双元制”模式的支撑下,产教融合不只是“概念”,更落实在实习、实训管理上。
苏旭勇表示,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稳定的生产经营性实训岗位、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发持续性、常态化的真实生产项目,实践教学和岗位任务明确具体;根据校企联合培养方案,落实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教学安排,鼓励学生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将企业实际生产项目引入教学中。
2019年以来,济南职业学院已培育出1333名“济职卓越工匠”,其中41人被认定为“齐鲁工匠”后备人才,从而建立起校企“产业-专业-课程”集群对接体系和课程群落。
2023年,济南职业学院又牵头150余家单位共同组建国家级济南市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教联合体,将产教融合推向了新的高度。
不仅如此,济南职业学院还牵头或参与了70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并依托1个省级现场工程师暨中国特色学徒制教学指导委员会,2个现场工程师学院、9个产业学院,聚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打造了一系列“双元育人”的成功案例。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实训现场
2023年9月,在2023中德(欧)中小企业交流合作大会上,学校与德国(莱比锡)手工业协会签署的新协议,标志着“双元制”教育模式在济南职业学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正是在这一模式推动下,济南职业学院在全国职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屡获佳绩。2023年,学校更是在一等奖中梅开二度。通过构建“岗-课-赛-证”一体化综合育人模式,学校在37个专业中开展了52项“1+X”证考核工作,证书获取率高达95.06%,真正做到了为产业培养随时用得上的“真人才”。
入户:
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墙内开花墙外香”。当下的职业教育迫切地需要社会认可度的提升,为此,济南职业学院在做实做细职业教育与社会家庭的双向奔赴上下足了功夫,让职业教育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2023年10月举行的济南(泉城)马拉松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一个别样的济南,而这场盛会上,除了长跑健将们,济南职业学院的1000余名志愿者成为赛事另一道亮丽风景线。他们穿梭在人群中,为跑者递水、加油,忙得不亦乐乎。他们的身影,让人们看到了职业教育的朝气和活力。
济南(泉城)马拉松赛场上的“济职义工”风采
学校深知,要真正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还得从日常点滴做起。于是,师生们不只是在大型活动上打出形象,还把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社区街头,通过一次次的实践活动,让人们看到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价值所在。
2023年在商河县白桥镇,师生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暑假。他们通过走访调研、支教助学、文化启智、科技宣传等活动,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当地群众感受到了职业教育的温暖和力量。
党员教师走进乡村宣讲助农政策
如今,“济职义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济职行、暖千家”寒假家访等活动,成为学校师生服务乡村、提升技能、职教入户的有效平台,让职教深入寻常百姓家。
此外,“济职向您汇报”“新生报到、职教启蒙”“济职在线”职教直播等各类融媒体栏目和活动,打破了校内、校外壁垒,增强了社会群众对职教的沉浸式体验感,让职教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展现在大众眼前,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认可职业教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家庭愿意将孩子送到这里来学习一技之长。
出海:
搭建优质平台 讲好中国故事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让中国的职业教育走向世界,推动国际化办学水平,这是很多职业教育人的梦想。
早在2021年,济南职业学院就有了“出海”的尝试。他们与印尼巴厘岛旅游与国际商务学院合作,设立了济南职业学院印尼巴厘岛北文导游培训中心,推广“中文+职业技能”项目。这是该校第一所在境外开设的海外分院,也是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的一个缩影。
2023年,济南职业学院的“出海”步伐更加稳健。学校牵头举行产教融合推动国际产能合作高质量发展会议,通过校企共建方式成立了埃塞俄比亚产教融合培训中心,还与山东职业学院等五家职业学院“组团出海”,建设蒙古海外职业技术学院。这一次,他们不仅带去了中国的职业教育经验,还推动了合作企业优质产能“走出去”。
现在,济南职业学院的“出海”之路越走越宽。2023年10月,中泰“班•墨学院”建设商洽会在泰国曼谷举行。济南职业学院、泰国全球工商管理技术学院和山东栋梁科技设备有限公司三方在会上达成了合作共识。这次合作涵盖了机电等相关专业标准的制订、资源开发、师资培养和学生交流等领域,为中国职业教育经验向海外输出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
三方达成中泰“班•墨学院”建设合作共识
在探索海外“班•墨学院”建设过程中,学校在省内率先启动“技能+语言+标准+产业”等国际交流合作,通过建设中泰、中越“班•墨学院”等,在校企之间打造出一个国际校企命运共同体。
依托海外办学专业建设,学校推动国际中文教育、职业技能双向培养,助推“中文+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加强与合作国当地教育机构合作,推进符合当地网络技术条件的线上教学资源建设,推动国际中文教育、职业教育“走出去”的深度融合。
为了让“出海”之路更加顺畅,学校深度参与开展国际化课程和教学资源开发,推出了10余项可在海外院校通用的国际化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让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更加国际化。
进企、入户、出海,让职业教育不再是书本上的概念,而是学生手中实实在在的技能,是企业眼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是国际舞台上的靓丽名片!济南职业学院正用自己的方式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留下坚实的脚印。他们的职教创新故事还在继续,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精彩和可能等待我们去发现。
(来源:“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作者:李勇 季誉
编辑:袁琳
审核:周玉森
工业机器人“上岗”、“机器狗”“摸爬滚打”、国际留学生用中文宣介、“职通中文”教材展出……在日前举行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