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引领,打造专业教学创新团队
发布时间:2024-02-21 15:09 来源: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A+A-
-分享-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系积极推进落实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实现产业和教育共生共长、双向赋能,促进专业人才向产业人才转型升级。

  人工智能系共设置了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7个专业,其中软件技术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山东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重点建设专业群核心专业,教育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专业,山东省校企合作示范性品牌专业。2024年1月,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创新团队被评为2023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

  专业融合,创新专兼协作“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系整合专业团队优势资源,构建以思政教师、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教师、企业导师组成的专业协作融合的结构化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风范,将师德规范转化为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融入教书育人中。教师团队中,专职教师均硕士学位及以上, 双师型比例为 100%。团队成员中有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1名,山东省教学名师 2 人,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1人,山东省技术能手1人,聘有知名企业产业教授 1 人。

  增值赋能,打造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成果

  人工智能系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纵深推进 “校企共享、工坊定向、个性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以真实订单项目为引领,对接企业标准,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共同交流和研究技术问题,丰富学校教师的项目资源,提高教师项目实践能力和应用水平,依托校企“工坊式”培养模式,软件技术专业被评为山东省校企合作示范性品牌专业,同时联合申报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获批并顺利结项。

  同时,人工智能系加强内涵建设,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教师学生成果丰硕。建设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入选国家规划教材1部,国家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线上精品课20门,省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1门,省级继续教育课程1门。成员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2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著作权等52项,主、参编出版著作教材21部,出版专著9册。团队成员辅导学生大赛先后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1 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2项,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1项。

  创新团队深化产教融合,聚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校企共建12个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站,选派2名教师担任企业特派员,开展技术服务5项;依托智慧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了内镶外嵌式渗灌管自动夹装生产设备,在山东长江水利科技有限公司投入生产使用,助力企业互联网+现代农业水平;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为企业进行入职员工基础培训;同时依托本专业优势,利用课余时间每月2次带领学生进入社区开展义务维修活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此外,还拓宽“走出去”渠道,加强与泰国、新加坡等国高校的师生交流互培,2021年1名教师作为国外合作项目留学人员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交流3个月,《新一代信息技术》课程获泰国教育部认证并在泰国22所院校推广使用。

  创新发展,持续提升团队影响辐射力

  人工智能系将继续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双师结构建设为重点,培养和聘请相结合,持续提升团队影响辐射力,并努力将软件技术教学创新团队创建成具有一流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技术服务能力的专兼结合、梯度结构合理的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

编辑:王骄

审核:袁琳

相关阅读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四个前置”打造赛教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以深入研究和市场调研为指导,以教育部职业规划大赛为平台,创新赛教一体的生涯就业教育模式,前置机制保障、岗 ...

07-02 10:1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打造“青心禹共·石榴红”大思政品牌

近日,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开展了“行走的大思政课”活动,该校教师马东在禹城大战旧址为学生授课。

07-02 10:3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山外大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校友服务平台全球上线 构建“联谊·共享·成长”新生态

 6月27日,“山外大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校友服务平台全球上线仪式在高远楼707会议室隆重举行,标志着学校校友工作正式迈 ...

07-02 11:21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