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场景”到“创新场域” ——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科教融汇的实践答卷
发布时间:2025-11-14 10:48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宋凤敏 王俊丽 谭芳堃 A+A-
-分享-

  在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的实训基地内,大二学生孙晨凯和团队成员正围聚在一台师生联合研发的智能清污机旁,专注记录数据、精准调试设备。他们手中的任务书,来自一项真实在研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河道污物智能处理装备”的最后一轮性能优化。这生动的一幕,正是学院近年深耕科教融汇、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鲜活缩影。

  机制破局:科研平台成为“融合引擎”

  “把企业请进来,让课堂活起来。”学院教学名师、教授赵黎的话,精准道出了改革的核心要义。

  学院紧紧攥住“科教融汇”这一关键引擎,对育人体系展开系统性“生态重构”。通过推动科研平台全面向教学开放,构建起“平台筑基—项目驱动—成果反哺”的深度融合机制,真正实现“科研场景即课堂、技术攻关即学习”,推动学生从“学技术”转向“用技术、创技术”,成功打通了“课堂—平台—产业”的无缝衔接闭环。

  近年来,学院累计建设了国家级别水工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水工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0余个高水平科研平台。这些平台并非孤立的“科研飞地”,而是深度融入教学体系、能学能练的“活课堂”。

  课堂革命:真实项目驱动“科研式学习”

  学院的课堂早已跳出“教师主讲、学生死记”的模式,学生学习的起点往往是一个来自合作企业抛出的真实技术难题,或是一项正在推进的在研课题。

  在赵黎主持的“水利污物智能处理机”项目中,学生从大一开始就进入课题小组,深度参与从方案设计到样机调试全过程。学生必须运用系统工程思维,像科研人员一样拆解问题、构思方案、验证优化。“我们不只是在‘做实验’,更是在实打实‘搞研发’。”学生刘振开说,“这种在真实项目中边做边学的模式,让我们提前练就了工程师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硬核能力。”

  师资转型:“双师型”教师领航“科研育人”

  “手上不沾机油,光讲原理,根本设计不出好装备。”赵黎既是学院科研带头人,更是学生创新实践的引路人。在他的团队中,80%的教师拥有企业研发经历或高级工程师资格,部分教师还深度参与行业标准制定。这种“一手抓科研、一手抓教学”的“双师”育人模式,让新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鲜活教学资源,培养的学生一出校门就能扛起技术攻关的重任。

  在学院的科研平台上,教师白天带领学生扎进技术研发一线,晚上组织学术研讨会议碰撞思路,真正实现了“教研相长”。近5年,学院累计129人次学生深度参与63项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师生联合研制出智能清污机等3台实用样机,将课堂所学实实在在转化为产业所需。

  育人生态:打造校园里的“创新工场”

  走进学院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俨然置身现代化企业的核心研发部门。新的检测设备、前沿工艺流程、真实研发场景在此汇集,学生接触的全是产业一线的前沿技术。

  2021年投入使用的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早已成为学生开展创新实践的“核心主场”。在这里,学生不仅要攻克技术难题,更要兼顾成本控制、工艺优化与市场需求。在一次智能清污机调试工作中,学生因参数设置失误导致传输效率不达标。指导教师没有直接点出问题,而是引导他们分析数据、查找根源,最终学生通过优化控制算法成功解决了问题。“失败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沈冰冰对此深有感触,“这种在真实研发中试错、反思、迭代的过程,让我们真正吃透了工程思维的核心要义。”

  创新赋能:大赛舞台绽放“水院智慧”

  在扎实的科研实践与项目历练中成长起来的学子,正在各类高水平赛事中大放异彩。近5年,学院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赛事中,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20余项,用实力印证了育人成效。

  更令人欣喜的是,一批兼具创新精神与硬核实践能力的优秀学子脱颖而出。目前,学院已有76名学生被认定为“齐鲁工匠后备人才”或“齐鲁巾帼工匠”培育对象,多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技术能手”等重要荣誉。

  服务增效:教随产出,技泽四方

  在江苏某地的河道治理现场,学院研发的“河道污物一体化智能装备”正在高效作业。该装备处理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50%以上,已广泛应用于全国多个省市的河湖治理工程。5年来,学院完成100余项技术服务与横向课题,为合作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3000万元。

  从实训平台到工程现场,从课堂学习到技术攻关,科教融汇的魅力正在于持续打破边界——科研与教学的壁垒、学习与创新的隔阂、校园与社会的距离。当学生自信展示参与研发的智能装备,当他们的创新方案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当学院的技术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这不只是技术人才的个体成长,更是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鲜活实践。

作者:宋凤敏 王俊丽 谭芳堃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多家媒体走进淄博职业技术大学,解码山东首所公办职教本科创新经验

10月30日,20余位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山东淄博,走进山东省第一所公办职业本科院校—淄博职业技术大学,全方位实地调研,展开 ...

11-03 08:11山东教育新闻网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为老工业城市转型重生注入“新鲜血液”

近年来,淄博职业技术大学与万华化学、齐鲁石化、鲁南制药集团等龙头企业共建19个混合所有制现代产业学院,拓展了产教融合的深 ...

11-03 15:39《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赋能远洋渔业企业“走向深蓝”

近日,2025年山东省远洋渔业企业国际履约和安全生产技能竞赛在威海海洋职业学院举办。全省40家远洋渔业企业的120名选手 ...

11-03 15:4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