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新闻网讯 当前,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和全体教师,已先后开展12个专题的线上研讨,总计发言约57万字,整理形成研讨记录24篇,学校推进高质量发展春潮涌动千帆竞。3月9日,一堂最火的思政大课同样引燃山青学子爱国热情,学校296个班级、9674人收看了视频直播,129个班级、3678人因课程冲突组织了回看,开展线上讨论540场。
为将高校思政课教学优势转化为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人民网联合举办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学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强宣传和组织管理,认真组织学生在线讨论,深化对相关内容的认识。
活动开展以来,学校学生工作部和各学院积极利用网站、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及时推送相关通知信息,动员组织全校师生通过“人民网”“学习强国”等渠道积极学习本次思政大课,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本次“思政大课”列入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教学统一安排,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坚定“四个自信”。各学院党总支强化政治站位,学工办、团总支认真组织学生收看直播、讨论学习感受,形式新颖,参与度高,收效良好。学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文化传播学院、舞蹈学院、外国语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等依托新媒体平台及时推送了相关信息,并精心组织了课前预习,教育引导学生提前掌握思政大课的特殊背景和时代意义,课中同学们边观看边做笔记,保持认真的上课状态。课后在“学习强国”、qq群、微信群等集体讨论上课内容,在“云”课堂延续学习热情。
师生们一致认为,本次思政大课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安排及时、内涵丰富,几位专家深入解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切实发挥了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
学生工作部部长石瑞宝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亲和力的有利契机,在面对疫情发生以来的各种消息和声音时,我们需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疫情和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既教会大学生读有字之书,更要教大学生读懂无字之书。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继续以‘战时’状态、‘冲锋’姿态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就一定能够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
教务处处长孟凡兵
“这是一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创新,也是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四位专家围绕战‘疫’故事,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引导广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了青年大学生的使命担当与奋斗意识。作为青年政治学院,我们要立足打造思政金课、更加积极投身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攻坚中,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是我们强化‘青年政治’办学特色,构筑完善‘4+1’青年政治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丙元
“中国人民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过程,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磨难压不垮的坚强意志,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民族的同胞濡沫之情,国难面前全国上下凝心聚力的决心和意志,振奋了国人,也令全世界敬佩,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用好这个大课堂,上好这门大课,就是要把面对磨难时的民族自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担当深植人心,把为国分忧、为民舍命的英雄献身精神深植人心,展现和传播华夏儿女的‘四个自信’。用好这个大课堂,就是要把战‘疫’过程中的奋斗一线人、无名英雄谱勾画出来,形成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和时代精神的生动故事,讲给这一代,传给下一代,展示给全世界。”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于瑶
“伟大的中华民族从来不畏惧磨难,中华民族在同磨难抗争中发展壮大,创造了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也必定在进行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中战胜艰难险阻,走向民族复兴的灿烂辉煌。疫情是灾难,也是考验,更是一种证明,证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突出优势下,伟大的中华儿女用热血和信仰、担当和力量,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必定能开创更多的中国奇迹!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在和学生的线上讨论中,深深地感染着我、感动着我,我们要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忧患意识,担负起时代责任,心有‘大我’、胸怀‘大任’、行有‘大德’,把‘个人梦’同‘中国梦’结合在一起,在爱国、奉献、传承、进步中淬炼成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辅导员毛田惠
“越是艰险,越向前。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通过思政大课的解读,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越是在艰难困苦和重大斗争的时候,越是能够充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深刻道理和巨大优势。作为一名思政工作者,在今后工作中,要将抗击疫情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先进典型、青春力量,转化为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鲜活素材,在学生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励学生珍惜韶华,脚踏实地,学有所成,报效国家。”
文化传播学院学生党员原浩钧
“抗疫各条战线的党员在防控斗争中展示出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崇高风范,真正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学生党员,虽然不能去到抗疫一线,但我们可以用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以最坚定的态度、最严格的标准、最切实的举措,全力配合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承担好在这个特殊时期的责任。”
设计艺术学院学生张雨欣
“今天的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令我受益匪浅,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我想到了一个词——多难兴邦。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就要看当国家面临困难时领导者做出的判断和指引,困难能让我们强大,这就是‘多难兴邦’啊。主讲老师们讲的都很精彩,深深打动了我的心,在这个特殊时期,让全国的大学生感受到了祖国对我们的期望!中国加油!”
编辑:冀春鑫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