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
8月4日,校长夏东伟率队到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调研集成电路、微电子、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情况和未来需求。
夏东伟一行实地调研了位于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的中科院青岛EDA中心、青岛芯谷•高通中国•歌尔联合创新中心、富视安项目、大唐半导体项目和铝镓光电项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观考察了传感器交叉学科实验室、磁传感公共研发平台、北航歌尔虚拟现实技术研究院展厅和航空航天STEAM教育培训基地等。
夏东伟在调研考察时表示,要在学校现有计算机相关学科和微电子相关专业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整合集成电路一级学科建设。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联合企业开展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专项资源库建设,努力培养复合型、实用型的高水平专门人才。要加大顶尖专家和优秀人才及团队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较为全面、稳定的集成电路和软件专业教师队伍。要结合行业标准,与集成电路企业深化务实合作,高起点建设一批教学、科研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
赴海信集团协商推进人工智能学院建设
8月6日,夏东伟率队到海信集团研究发展中心调研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协商推进共建青岛大学海信人工智能学院有关事宜。夏东伟一行先后参观考察了人工智能语音交互技术研究实验室、手机影像实验室、数据中心和研发创新馆。研究发展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最新技术研发成果、产品转化和未来产业发展布局等情况。
夏东伟强调,应紧紧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将青岛大学海信人工智能学院建成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协作平台,以此为基础不断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校企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成果产业化。要深度激活教师队伍的原始创新能力和研究团队的集智攻关能力,鼓励广大教师走出校园和实验室,与企业联合科研攻关、解决技术研发实际问题,把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生产力,让教师从业更自信、人才培养更精准。同时,要以研究生联合培养为切入点,设立专项培养计划,改革创新培养模式。
海信集团高级副总裁陈维强强调,海信是青岛的海信,青岛大学是青岛的大学,要深化校企联动,携手办好海信人工智能学院。要和学校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推进信息共享、人才共享、学科共建和技术研发合作。他希望,青岛大学的电子信息领域专业教师能到海信集团担任技术专家、挂职研发岗位高管,集团企业研发骨干担任相关学科兼职研究生合作导师,携手开展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将学校的人力资源、智力资源和企业的产业资源、技术资源深度融合,共同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双方围绕海信人工智能学院的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梳理了合作任务清单。
调研考察市北区校地合作重点领域
为全面推进校地合作,8月7日,校长夏东伟率队到市北区实地走访考察。夏东伟一行实地走访考察了市北区生物科技创新园,纺织谷人工智能国际客厅、中国钢研青岛研究院、大健康基地核心区、第二十八中学、洪泰山海会、青岛工业创新中心等单位,详细了解了市北区在人工智能、医养健康、基础教育、文化旅游、设计创意等方面的布局和规划情况。
夏东伟要求,要紧紧围绕市北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大健康产业、基础教育、文化旅游、设计创意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打造城市与大学互动共进的共同体,为老城区产业升级活力,为新兴产业助力、传统产业赋能。他相关学院和部门要热爱青岛、熟悉青岛,主动对接,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充分挖掘优势学科、传统学科和交叉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和突破点,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的创新活力,处理好长和短、点和面的辩证关系,全面助推市北区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并以此加快自身建设、推动自身发展。
面向未来、面向产业需求、用创新引领未来.....4天内的3场调研活动再一次明确了青岛大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科技发展的目标定位,学校也将积极发挥综合大学多学科优势,抢抓发展机遇、主动谋篇布局,实化强化大学社会服务的职能,将城市的文化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学校的发展优势,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