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的一生,大学生择业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现在有不少毕业生存在着自我定位不清、就业认知模糊、职业规划缺位等实际问题。山东管理学院是一所以管理学科为主体、特色鲜明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面向全国18个省份招生,如何确保1万余名在校生的择业就业,是学校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课题。
山东管理学院始建于1938年,已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全国仅有的一所具有工会背景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就业规划与指导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是学校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学校构建和完善了“推而即行、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使大学生高质量多层次就业成为常态,为广大优秀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稳就业、能创业、创好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掌握学生与企业需求,鼓励学生自主规划
职业规划是企业与大学生之间双向沟通并达成共同目的的过程,具有互动性和双向选择的双重特点。近年来,山东管理学院积极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尽早与企业开展合作,及时发布人才需求计划,以便学生更好地把握未来职业的走向。山东管理学院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即开始渗透职业规划理念,将职业规划教育贯穿于整个学生生涯。
二是建立密切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现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了职业咨询信息系统,邀请更多不同类型的企业参与,拓展学生对企业认识的广度与深度。
三是帮助学生明晰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渠道。山东管理学院的做法是,建立职业规划的顶层设计机制,开展精准就业指导服务,根据学生特点定制就业举措,确保每一名毕业生平稳就业。
山东管理学院认为,只有掌握学生个性和社会需求,才能实现学生职业成长与社会需求的双赢。
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引导学生科学规划
职业生涯发展贯穿于个人职业认知、职业选择、职业准备、就业安置和在职发展的整个过程。山东管理学院充分利用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确保学生专业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匹配,实现学生与企业共赢。
学校在尊重学生自主意愿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建立职业生涯发展地图与课程学习计划,协同行业专家、兼职教师共同对学生职业发展持续进行跟踪,做到早发现、早调整。
学校关注职业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新人才培养方案,探究将核心素养融于各种课程与活动中的可能性,弱化课程边界,开展一体化课程改革,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学校充分利用各种优势教育资源,积极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水平与专业技能,强化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自我监控意识,帮助学生建构职业生涯发展理念、学习如何设定未来职场的发展方向、强化自我关键职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有效地推动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进行。
实施长效人才发展机制,提升指导就业水平
近年来,山东管理学院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序安排课程和相关就业指导教育,分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能就业、就好业铺平道路。
大学第一年帮助学生树立就业意识。关注学生的职业准备与职业选择。教师对诸多二级专业未来从事的职业方向进行讲解,使学生对各种专业与职业建立初步的认知,帮助学生做好能力定位和职业定位。
大学第二年进入探索阶段。这一时期学生基本确定了所学专业,学校帮助学生规划短期和长期的职业计划,向学生传授制作简历和面试的技巧等多种实用知识。
大学第三年进入决策阶段。经过两年的专业学习,学生已经获得了初步的职业技能。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始关注发展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与社会交际能力,为稳定、顺利就业搭建“金桥”。
大学第四年进入全面实践阶段。学校积极帮助学生明确招聘企业的职业要求,注意在专业课学习、课外活动和专业技能发展上保持平衡,为全面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山东管理学院在多年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开设了各种就业指导、职业规划课程,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职业生涯、专业技能、综合素养、文化知识、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服务,为学生真正有效地就业开辟出了一条“自主·引导·探索”高效就业的新路径……(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李遥
编辑:冀春鑫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