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重点项目启动会在鲁东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2020-12-24 10:28 来源:鲁东大学 A+A-
-分享-

日前,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重点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相对贫困地区推普教育培训实践》启动会在鲁东大学举行。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杨晓春,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教体科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子丹,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三级调研员李志华,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主任、语委主任亢世勇教授出席会议。我校社会科学处、张炜文学研究院、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加。

期间,亢世勇介绍了项目立项背景、团队优势等情况,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支持和大力帮助表示感谢。他表示,项目的实施是在践行推普脱贫国家战略基础上,进一步在相对贫困地区推广普通话,推动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为推动相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鲁东大学将全力保障这次培训工作,如期保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给国家语委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杨晓春介绍了国家人文交流教育实验中心通过结对计划和资源共享等方式,开展贫困地区师生走出大山等公益活动的情况,指出人文交流是“人与人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其内涵是以人为本、开放平等、尊重包容、交流互鉴、合作共赢以及正确的义利观。下一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将总结扶贫经验,坚持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同时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延伸交流半径,搭建大山与国内各地以及全球各国之间的沟通桥梁。

李志华表示,语言教育就是价值观教育,语言与其他资源的根本不同在于语言资源是一种占有者越多、增值越大的特殊公共资源,建议要尊重当地文脉,熟悉少数民族当地的语言规律和习惯;要注重对贫困地区师生的能力培训和感情沟通;要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具性的基础上加强人文方面的交流。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相对贫困地区推普教育培训实践》项目由我校姜岚教授负责,采取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生“云结对”、端午网络诵读、100个家庭培训、管理骨干培训、优秀电商人才培训、脱贫典型案例搜集、脱贫故事讲述音视频、推普学习资源建设等形式,面向相对贫困地区彝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小学、幼儿园师生以及管理人员、电商从业人员、地方文化传承人、彝族风情宣讲人等,精准开展重点人群、少数民族人员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和发展扶持,发挥各族人民以及各行各业中优秀代表的表率作用,把推普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小手拉大手”,重在对相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扶志、扶智,坚决阻断代际传递,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青岛科技大学:探寻乡土廉韵,以青春行动厚植廉洁初心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09-01 09:13中国教育新闻网

山东大学成立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据山东大学新闻网消息,8月23日,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前沿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行。新闻稿中提到,山东大学已成立低空 ...

09-01 15:22山东政事

齐鲁师范学院 “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建设落成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

09-01 16:34齐鲁师范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