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天眼(FAST)高质量开放运行取得的系列重要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体物理学家武向平,向记者透露,“中国天眼”正在考虑拿出1%的观测时间,对全国的中小学生开放。“中小学生可以提出好的科学想法,由专业天文学家帮助他们来实现。”那么,“中国天眼”到底是什么?“中国天眼”有何作用?“中国天眼”目前取得的成就有哪些?“中国天眼”会给中小学生带来什么?一起往下看。
“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摄,无人机照片)
“中国天眼”到底是什么?
2016年9月25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它的落成启用,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此,“中国天眼”成为中国老百姓叫起来朗朗上口、充满自豪感的名字。
“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摄,无人机照片)
“中国天眼”有何作用?
按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权威说法,“中国天眼”的设计综合体现了我国高技术创新能力。它将在基础研究众多领域,例如在宇宙大尺度物理学、物质深层次结构和规律等方向,提供发现和突破的机遇;它还将推动众多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解决恒星形成三大经典问题之一提供重要观测证据。
“中国天眼”目前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发现约500颗脉冲星;成为自其运行以来世界上发现脉冲星效率最高的设备;获得迄今最大的,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超过此前本领域所有文章发表的,射电暴爆发事件总量……
正式验收近两年,“中国天眼”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亮出一份不俗的成绩单。未来,“中国天眼”的科学潜力还将进一步显现。
“中国天眼”馈源舱(维护保养期间摄)
“中国天眼”会给中小学生带来什么?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充分利用FAST观测基地的科技创新特色和优势资源,深入挖掘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主题,大力弘扬“时代楷模”南仁东勇担民族复兴大任、为科学事业奋斗终生的先进事迹和不断开拓创新、
争创世界一流的率先精神,2019年9月,坐落在贵州的“中国天眼”基地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国天眼拟在2022年拿出1%的观测时间,对全国的中小学生开放。届时,中小学生可以提出好的科学想法,由专业天文学家帮助他们来实现。
来源: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孙悦琛
审核:冀春鑫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硝烟虽已远去,胜利的号角仍在回响。共同铭记历史,正是要弘扬伟大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