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菏泽 > 正文
成武县:校本课程绘彩卷 寄宿校园育新苗
发布时间:2025-10-24 16:27 来源:大众日报作者:蒋鑫 王文博 刘德龙 A+A-
-分享-

  初秋时节,成武县南鲁集镇实验小学的“校园农场”内一片生机盎然。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收获中草药,薄荷的清香萦绕鼻尖;不远处的活动室里,非遗剪纸课程上,孩子们手持刻刀,在彩纸上精心勾勒牡丹纹样。这是成武县公立寄宿制学校校本课程日常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成武县以“五育融合”为核心,在寄宿制学校构建多元化校本课程体系,助力学生课后时光收获成长乐趣。

  扎根地域文化,构建育人生态。“寄宿制学校的核心在于‘育’而非‘教’,校本课程正是全方位育人的关键载体。”南鲁集镇实验小学校长牛祥朋介绍,作为全县第一所农村公立寄宿制小学,学校依托地域资源开发了近20门特色课程,从非遗剪纸、传统书法到腰鼓、球类,涵盖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

  “通过深挖武术之乡、非遗资源等地域文化,让课程既有文化根脉,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真正实现‘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成武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崇雷表示,全县寄宿制学校均构建了“基础+校本+特色”三级课程框架。

  转型课程导师,激活教育活力。傍晚的田集学区中心小学,乒乓球教练张海波正指导学生多球训练。“以前只教文化课,现在发挥专业特长带社团,看到孩子们从零基础到能打比赛,很有成就感。”张海波说,学校还组建乒乓球校队,多次在县域比赛中获奖。

  汶上集镇中心小学开展黑陶、武术等非遗进课堂活动,将非遗与教学有机融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保祥表示,非遗黑陶进校园,让学生触摸传统技艺,传承文化根脉,锻炼动手与审美能力,为寄宿生活增添文化底蕴。目前,该校已开发30多门校本课程,教师们纷纷化身“特色课程导师”。

  深耕兴趣领域,实现自我蜕变。“刻纸教会我耐心,现在做数学题我更仔细了!”党集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孟淑晴展示着自己的作品,纸上的“孔融让梨”图案线条流畅。在汶上集镇中心小学,练习梅花拳的学生们精气神十足。他们表示:“跟着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学武术,既强身健体,又能传承传统文化。”

  见证全面发展,收获安心暖心。“以前担心孩子住校没人管,自从参加了学校的书法课程,现在他一直在进步,周末回家还会教我们写毛笔字,性格也比以前开朗多了,我们很欣慰。”党集镇学生家长刘女士说。

  深耕课程育人,助力教育振兴。从红旗器械舞的动感节拍,到掐丝珐琅画的流光溢彩;从校园农场的劳作身影,到围棋棋盘的智慧博弈,成武县公立寄宿制学校的校本课程正绘就“五育融合”的生动图景。

  “我们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让每个寄宿生都能在特色课程中绽放光彩,让素质教育的种子在校园沃土中结出丰硕果实,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活力。”潘崇雷表示。

作者:蒋鑫 王文博 刘德龙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巨野县:战斗英雄进校园 红色基因润童心

“当时,炮弹就在身边爆炸,但想到身后的祖国和人民,我们只有一个念头:向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退伍军人张庆国话音落下 ...

10-13 10:0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巨野县:积极探索“和美乡村”劳动教育新模式

近年来,巨野县将劳动教育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充分挖掘劳动教育在立德、增智、强体、育美中的综合价值,聚力打造特色实践基地, ...

10-20 09:08《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成武县:校本课程绘彩卷 寄宿校园育新苗

初秋时节,成武县南鲁集镇实验小学的“校园农场”内一片生机盎然。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收获中草药,薄荷的清香萦绕鼻尖;不远处 ...

10-24 16:27大众日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