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在新型冠状病毒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已筛选出几种能在细胞层面较好抑制这一病毒的药物,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这是记者29日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获得的消息。据该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筛选结果已向国家和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科技攻关组报告,供综合研判后指导医疗救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依托该所建设的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国家病毒资源库的核心支撑作用,着力进行病原鉴定、病毒溯源、病原检测、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等研究,努力为一线防控治疗提供重要资源储备和科技支撑。
该所实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抗原蛋白的原核和真核表达。通过与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IgG、IgM血清学诊断试剂盒,可作为除咽拭子病原核酸检测以外的重要辅助诊断手段。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方面,该所已基本完成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建立,将为后续研究提供关键支撑。同时,该所正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工作。
据悉,在本次疫情发生并完成病原鉴定后,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已获国家卫健委批复,可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实验活动。
编辑:迟佳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硝烟虽已远去,胜利的号角仍在回响。共同铭记历史,正是要弘扬伟大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