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中国和世卫组织联合考察报告发布
发布时间:2020-02-29 17:27 来源:央视新闻 A+A-
-分享-

2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公布了对新冠肺炎的最新研究结果与应对措施。报告指出,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

1.病毒属性:新冠病毒是一种动物源性病毒;在武汉发现的早期病例被认为是通过动物传染到人的途径感染,截至2月25日,尚未查明动物来源。

2.病毒宿主:蝙蝠似乎是该病毒的宿主,但中间宿主尚未查明。

3.病毒特点: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病原体,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它既不是SARS,也不是流感。

4.传播途径:新冠肺炎在无防护下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在感染者和被感染者之间发生传播,在医疗机构中或可存在因医疗操作产生气溶胶而发生空气传播的可能,粪-口传播似乎并不是主要传播方式。

5.传播来源: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病例是来自武汉或湖北或与之有直接联系。社区传播非常有限,人际传播主要在家庭中发生。

6.易感人群:新冠肺炎病毒几乎人人易感,感染后是否具有免疫力需进一步研究;真正的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尚不明确,但相对较罕见,也不是传播的主要驱动因素。

7.患者特征:新冠肺炎患者通常在感染后平均5至6天(平均潜伏期5至6天,范围1至14天)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和发热等症状,多数患者为轻症可痊愈,重症和死亡高危人群为年龄60岁以上。

8.医务人员感染:流调显示,许多医务人员病例可能是在家庭内而非医院感染的。湖北以外地区的医务人员感染很少见。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感染并不是新冠肺炎在中国的主要传播特征。

9.封闭场所疫情:据报告,以下场所发生了新冠肺炎传播:监狱(中国湖北、山东、浙江)、医院等。人们在这些环境中的密切接触和潜在的环境污染是传播的重要因素。

10.中国措施:中国采取了坚定有力的综合性非药物性干预措施,非常有效地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为全球应对新冠肺炎提供了重要经验。这些措施包括:开展积极主动监测,迅速发现并立即诊断、隔离病例,严格追踪并隔离密切接触者,引导民众理解并接受上述措施。

11.公众建议:

认识到新冠肺炎是一种全新出现的令人关注的传染性疾病,但只要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疫情暴发就可以得到控制,患者大都能够康复;

立即采取并落实最为严格的预防措施,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时时关注新冠肺炎及其体征和症状(如发热、干咳)的最新信息,不断调整应对策略;

人人做好准备,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严格保持“社交距离”,努力帮助老年人等高危人群。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明年2月1日起实施!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有了“国标”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 ...

09-01 15:19央视新闻客户端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09-03 10:41人民日报

铭记!传承!奋进!教育系统多种形式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硝烟虽已远去,胜利的号角仍在回响。共同铭记历史,正是要弘扬伟大爱国 ...

09-03 16:28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