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打造“4+1”青年政治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0-03-03 16:13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A+A-
-分享-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紧紧围绕青年政治人才培养,实施“青年领导力学位班”特色项目,打造“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网络思政、岗位思政四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青年领导力学位班”的“4+1”青年政治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彰显“青年政治”办学特色,着力培养坚定信念跟党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

打造具有青年政治特色的“思政金课”。一是把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二是加强青年政治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在培养规格、培养体系的具体化设计、自我成长方法论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构建青年政治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三是加强青年政治人才成长基本规律研究,引导学生掌握理论武器和个人成长方法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形成具有“青年政治”特色的思政课程体系。

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一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作为课程讲义编写、课堂讲授和课程考核的重要内容,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列入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二是加强“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组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更新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设计,立项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并以此为引领,在全校范围遴选40门示范课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三是不断完善活动课程设置,加强美育体育教育,将思政教育融入活动课程,编制实施《活动课程实施大纲》,充分发挥“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综合育人功能。

发挥岗位思政育人作用。一是完善岗位思政工作机制,健全依法治校、岗位育人制度体系,研究梳理各岗位的育人元素,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管理育人的内容和路径,丰富完善不同岗位、不同群体公约体系,引导师生培育自觉、强化自律。二是把岗位思政纳入管理岗位考核评价范围,制定管理干部培训五年规划,加强岗位管理和人员培训,提高各类管理干部育人能力。三是深化服务育人,研究梳理各类服务岗位所承载的育人功能,把服务质量和育人效果作为评价服务岗位效能的依据和标准,体现在聘用、培训、考核等各环节,落实服务目标责任制,选树一批服务育人先进典型。四是优化组织育人,推动各级党组织自觉担负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育人育才的主体责任,推进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进一步推进群团组织改革创新,实施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激发学生自我成长内驱力。

打造网络思政平台。一是构建多学科协同推进的网络思政数据分析模型,为构建大思政格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提供数据支持。二是加强“易班”等网络思政平台和内容资源建设,推进学校融媒体中心建设,丰富网络文化内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供给内容质量和服务能力,强化网络思想舆论引领力度。三是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网络工作队伍,加大对新媒体领域学生组织和个人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举办网络安全、网络技能、网络文化产品等方面竞赛,培养青年网络人才。四是加强“网络思政”规律方法研究,推出一批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成果。完善网络成果评价机制,扶持高质量网络文化产品生产,提升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和传播能力。

加强青年领导力学位班建设。一是制定完善《青年领导力学位班人才培养实施办法》,探索全面实施导师制,将入党积极分子、青马班学员、优秀学生骨干作为后备生源。二是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青年领导力培养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建立完善实践教学基地,聘请校外专业行业导师到校进行讲学,拓展实践教学空间。三是选优配强师资队伍,加大教学科研投入,制定完善《青年领导力双学位班教师绩效考评办法》,建立师资遴选制度,培养一支精英化的师资队伍。四是精心打造特色课程体系,推进“领导干部进课堂”“校内部门轮岗实习”“特色定向越野训练”等青年领导力学位教学品牌建设。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青岛科技大学:探寻乡土廉韵,以青春行动厚植廉洁初心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09-01 09:13中国教育新闻网

山东大学成立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据山东大学新闻网消息,8月23日,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前沿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行。新闻稿中提到,山东大学已成立低空 ...

09-01 15:22山东政事

齐鲁师范学院 “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建设落成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

09-01 16:34齐鲁师范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