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晓慧,中共党员,滨城区清怡小学教师。先后获得滨城区“教学能手”“教坛新星”“教学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教师”称号,并多次在市、区科学研讨会上作专题发言,执教优质课和观摩课。
在衣晓慧的党员学习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一定要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争做有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的新时代‘四心’党员干部。”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她用坚守诠释“必胜之心”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日子里,她积极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和她的同事们一起尽职尽责给学生上网课、批改作业、督促完成各项健康成长任务,鼓励孩子们坚定信心,以“文“战”疫“。
面对疫情,衣老师和其他班主任一样:除夕夜,紧急统计班内有无生病发烧、家人是否有来自武汉的情况。把消息发到班级群后,衣老师给没有看到信息的家长挨个打电话,问清情况,然后一一作好记录。接下来的日子,统计学生体温、摸排有无接触来自疫区的人员,成了衣老师每天的生活常态。为丰富家长和孩子们的疫情防控知识,衣老师在班级群里定期推送各类防疫知识,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居家生活。“有衣老师每天‘陪伴’,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孩子们在给衣老师的网上留言中信心满满地说。
确保“空中课堂”质量,她用行动彰显“仁爱之心”
2月18日,衣晓慧老师接到了区教育局教研室的电话—准备录课。虽然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但想到被疫情耽误开学的学生们,她没有丝毫犹豫,毅然接下了录课任务。
空中课堂的质量影响着全市小学生的学习,衣老师迅速行动积极准备。录课内容是三年级的新教材,没有课本,更没有教参,为了保证讲课质量,她带领录课团队,一遍遍研读教材和课标,不放过任何一个概念和实验。为了保证视频质量,不给别的同事增加负担,她零基础自学各种剪辑软件,终于录制剪辑出了画面稳定清晰的高质量微课。完成自己录课任务的同时,她还不断帮助其他团队解决录课中的技术问题,同事们都称她“技术专家”。为了赶进度,她舍下家里的两个孩子,连续熬夜加班,饿了只能吃方便面,每天都是半夜回家,为了家人的安全,穿过的衣服都挂在门外,一进家门就用酒精反复喷洒双手,就怕孩子看见让她抱抱。虽然感觉对不起自己的两个孩子,但她深深知道:自己的学生“居家”学习这么长时间,更需要自己关心爱护!
创新“科学”课堂,她用执着砥砺“责任之心”
工作以来,衣老师把科学创新作为自己的教学特色来打造, “创新实践”一做就是11年。观察实验是她课堂的标准配置,别人丢掉的塑料泡沫、石块、饮料瓶都会被她捡回去,成为她课堂上的实验对象或自制教具,她和学生们体享受着“创新”带来的乐趣。她带领学生创立了科学兴趣小组,从生活中寻找科学,创造科学。最初的科技小组聚焦变废为宝,引导学生发现环境问题的同时,体会到“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她和学生们一起动手制作电路、船舶、钟表等作品,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到科技的进步,并形成创新的思维;航模的加入让学生把视线投向空中,在不断的制作和改进中了解飞行的相关知识;机器人的拼插到编程融合了更多科学知识,更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衣老师精心整理多年创新实践的做法和作品,编辑成册,和学生一起分享科技成果。她在班级群里组织学生开展了以小学生科技教育系列为主体的特色实践课程,引导孩子们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疫情防控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工作生活是一面镜子,她用行动淬炼“谨慎之心”
做为一名共产党员,衣晓慧老师时时处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把“做一名‘四心’好党员”“做一名‘四有’好教师”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她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值班,做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不管风吹雨打都准时到所在社区值班,认真测量出入人员体温、扫描健康码、细致做好记录,遇到小区里一些人的不理解时,她都能耐心解释。她说:“我是一名党员,一定要事事‘谨慎’,严于律己,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鲜红的党旗增添色彩!“
衣老师的丈夫在区直部门工作,为抗战疫情,下沉到社区小区执勤,成了一名“网格员”,早出晚归,两人很少见面,他们经常发短信提醒对方、鼓励对方:严格疫情防控不能出现任何纰漏,认真做好工作不能出现一点失误。
已是春暖花开,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学生复学的日子逐渐临近。衣晓慧老师又投入到紧张的开学备战中,清怡校园已是鸟语花香桃李芬芳,衣老师和她的同事们经过战“疫”洗礼,正在前行路上铿锵绽放!
作者:李建忠 张迎春
编辑:冀春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