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我担任莱州市苗家学校七年级(1)班班主任。这是我第一次担任班主任工作。我怀揣对班主任工作的满腔热忱,坚信表扬是管理好班级、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万能钥匙。于是,“你真棒”“做得真好”成了我的口头禅。我以为,只要不吝啬夸奖,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助力他们不断进步。然而,现实却给了我沉重的一击。
班级里有个叫宇凡的男孩,成绩在班级中下游徘徊,学习积极性不高。在一次数学小测验中,他比之前进步了几分,我满心欢喜,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力表扬了他,还奖励了他一颗小红星。当时,宇凡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腰板也挺得直直的。我以为,他从此会踏上努力学习的正轨。可没过多久,他的成绩又回到了原点,学习态度也依旧懒散。我又多次表扬他在课堂上偶尔积极发言的行为,希望能唤醒他的学习动力,可每次表扬带来的“热度”都只能维持短短几天。
类似情况在其他学生身上也频繁出现。班级的卫生委员雨霏工作认真负责,每次都把值日安排得井井有条,我常常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她。起初,她干劲儿十足,可渐渐地,表扬似乎失去了魔力,她对值日工作开始变得敷衍,有时甚至还会忘记提醒同学做值日。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为什么我的表扬起不到持续激励的作用?难道是表扬得还不够多?
我为此困惑了很久,直到2024年春,我参加了莱州市经典共读(第一季)活动,看到管建刚老师的《一线表扬学》后茅塞顿开。这是一本关于表扬方法论的书。普普通通的表扬,在管建刚老师的笔下居然有18种不同的“身份”,如奖励性表扬、主题性表扬、逆袭性表扬等。18种表扬法真正做到了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切切实实地解决了一线教育问题,体现了管建刚老师的育人智慧和思想境界。
比如,班里有不少“书写困难户”,一开始,我的夸赞确实让学生对书写多了些耐心,但是没多久,他们就耐性不足了,普通的表扬难以让他们打起精神认真练字。这时,《一线表扬学》仿佛一盏明灯,为我驱散了迷雾。我意识到,我的表扬也需要明目标、分对象、讲方法。
于是,我决定运用书中的“滞后性表扬”来鼓励学生。一天放学前,我对学生说:“有几位同学的书写真是给老师带来了巨大的惊喜,我要好好表扬他们。答案明天揭晓。”学生顿时又惊又喜,甚至还缠着我要答案。我却故作神秘地笑而不答,让学生去好奇、去猜测、去讨论。经过一天的发酵,第二天,我揭开了谜底。话音刚落,大家的目光“唰”地一下投向了被表扬的同学,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其实,平时,这几名学生的字并不出彩,甚至还常被批评。这时,我打开了一组幻灯片。我先展示了他们原来的字,书写七扭八歪、大小不一,但经过坚持练习,书写大小一致、笔画规整。下面沸腾的议论声伴随着幻灯片的播放而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雷鸣般的掌声。被表扬的张林红着脸站起来说:“老师,其实,我这几天每天写完作业都会再练一页字,就想着能把字写好。”孟祥多也激动地说:“我没想到,老师会注意到我的进步。以后,我会更努力的!”看着他们自信又坚定的眼神,我知道这次表扬真正走进了他们心里。
从那以后,班级里悄然掀起了一股练字潮。课间,经常能看到学生拿着字帖认真临摹;放学回家后,也有家长在班级群里分享孩子练字的照片。更让我惊喜的是,那些原本书写还不错的学生也不甘示弱,更加精益求精,整个班级的书写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
我明白,这是管建刚老师的“滞后性表扬”发挥了作用。只是卖一个小小的关子,让表扬“飞”一会儿,就能使表扬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出更大的火花。可见,不仅是表扬,所有的教学行为都需要倾注教师的思考,才能发挥出教育真正的威力。管建刚老师在《一线表扬学》中总结的表扬智慧,正是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陶行知先生所说“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的体现。
当今年5月莱州市经典共读(第二季)活动的演讲比赛通知传来时,我毫不犹豫地决定以《一线表扬学》为主题参加比赛。我想:这不仅是分享一本书,更是分享一种教育理念,一段因书而改变的教育故事。我希望,通过我的讲述,让更多教育同行感受到这本书的魅力以及表扬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表扬作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需要我们用心去琢磨、去实践。管建刚老师的《一线表扬学》不仅教会了我表扬的方法,更让我明白了,教育工作者要在每个教育行为中倾注思考,因材施教,从细微之处凝聚匠心。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我将继续探索表扬的智慧,用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式激励学生成长,让每次表扬都能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助力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绽放光彩。
(作者单位系莱州市苗家学校)
作者:史晓真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济南市天桥区宝华中学2024级(12)班班主任,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最美教师”、山东省优秀班主任、齐鲁名班主任建设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