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援疆教师夫妻的中秋节
发布时间:2020-10-12 13:55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贾荣耀 A+A-
-分享-

10月1日,来自德州市同济中学的赵宝振和温艳红迎来了援疆以来的第一个中秋佳节。这已经是这对夫妻身在他乡的第三十天。虽然缺席了家乡的明月,团聚却不会缺席。他们20岁的儿子赵禹贺从北京乘飞机前来“探亲”,一家三口在天山脚下迎来一次特殊的“小团圆”。

“成为一名光荣的援疆教师是我和妻子多年的梦想,我一直想着为新疆的教育事业奉献一份力量。”赵宝振告诉笔者,由于前些年孩子的年龄小,需要人照顾,而且工作、生活也占用了大多的精力,这个想法便没有付诸实施。

2019年赵禹贺考入中国农业大学后,夫妻二人又萌生了援疆的想法。征得家人同意之后,他们正式报名山东省第二批“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并于今年9月1日乘飞机抵达新疆。

赵宝振表示,初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二师,他与妻子接连遇到了许多困难。首先需要快速适应这里的特殊自然环境。干燥的气候让他的嘴上起了很多火泡,和山东相差两个多小时的时差也在困扰着两个人的睡眠。

加之当地教师力量薄弱,工作量也大大增加,在十二师职校任教的温艳红每周都需要上近20节课,负责4个班级的教学工作。而赵宝振则负责协助当地教育部门处理各类事务,积极部署各学段学校的开学返校工作。

长期在教学一线的经历让赵宝振与温艳红很快理清了工作思路,圆满地完成了一项项任务。虽然每天时间都很紧张,但夫妻俩都会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与在北京上学的儿子交流。这样做既能缓解思念之情,也能让赵禹贺安心上学。

对于这场特殊的团聚,温艳红自己也感到有些意外:“当孩子提出要来新疆时,我心里很矛盾。毕竟路途遥远,不想让他太辛苦。当孩子坚持要来时,我感到他长大了,懂得关心照顾父母了。”

2700多公里的距离挡不住亲人的思念。经过近6个小时的奔波,赵禹贺终于在地铁站与前来接他的爸爸见面。赵宝振说:“你来了,咱家就团圆了!”

他们终于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二师团聚。由于驻地没有做饭的用具,他们来到了附近的饭店就餐。为了庆祝这次难得的团聚,赵宝振点了一盘水饺。虽只是家常口味,三口人却都吃得津津有味。“这次来看望父母,不只是想要团聚,也是挂念他们的身体。一家人聚在一起像是过春节。”赵禹贺说。

作者:贾荣耀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他,留下了永不停息的“心跳”

他是中国医生张军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第27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医疗队队长。

08-04 09: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新时代 大美育

魏凡俭,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声乐家协会副主 ...

08-08 09:2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暑假,是教师找回自己的季节

于一名教师而言,用心经营家庭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本质的回归,因为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懂得生活、热爱生命的人。

08-09 15:15中国教师报微信号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