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多项举措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0-12-03 09:43 来源:鲁东大学 A+A-
-分享-

鲁东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以教学改革为动力,完善课程思政体系。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着力打造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推进落实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印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教学大纲管理办法》等,将课程思政要求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各要素,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修订《教学研究项目立项与成果培育管理办法》,设立课程思政研究专项,累计投入100余万元,立项校级项目107项,培育省级项目10余项。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分类指导,区分公共基础类、专业类、实践类和素质拓展类四类课程,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按照学科门类,汇编《课程思政学习指导手册》,打造课程思政“元素库”,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以多元评价为导向,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完善校领导听课、教学督导委员会检查、同行教师评价、学生评教等制度,建立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健全校院两级本科教学创新机制,制定《教师本科教学创新奖励办法》,确立“德高”“学高”“艺高”评价标准,推进“三融入一改革”,即把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修订课程教学评价标准,将课程思政效果列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作为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的重要内容。修订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突出课程育人评价要素,把学生的获得感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推进思政教育进教案、进课堂、进试卷、进学生头脑。修订《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考核办法》《关键发展绩效成果奖励办法》,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纳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教师考核、岗位聘用、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师资队伍为关键,增强教师育人能力。实施师资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成立“课程思政智慧教学示范中心”,举办“金课”与“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为教师掌握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方法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引导师生在实践中受历练、长才干。如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积极参与对口扶贫西藏墨脱县项目,指导教师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带领学生进藏送知识、送温暖,引导学生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农学院编纂《农学类(71门)课程思政元素汇编》,定期举办以“善用课程思政元素,培育新时代的新农人”为主题的教学沙龙活动,展示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探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农林作物遗传改良中心博士创新团队,将农业研发工作从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紧盯技术难题,带领学生开展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切实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服务乡村振兴。

以红色教育为重点,涵养学生家国情怀。实施党委书记改革创新亮点项目,创建“五个一”红色教育平台,即创演一系列大型红色组歌(歌剧)、编纂一本红色教育读本、创建一套课堂内外大学生红色教育体系、讲好一系列胶东和鲁东大学红色故事、开发一个网上红色教育文化馆,把红色故事作为“活教材”,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成立胶东文化研究院,建立校史馆、书画馆和文学博物馆,编纂反映学校革命历史的教育读本《红色鲁东——鲁东大学红色记忆》,打造课程思政实践基地,传承学校红色基因。在疫情防控期间,切实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开设线上课程2385门次,整理课程思政典型案例173个,做到疫情防控与立德树人两手抓、两不误,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史守静

相关阅读

青岛科技大学:探寻乡土廉韵,以青春行动厚植廉洁初心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09-01 09:13中国教育新闻网

山东大学成立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据山东大学新闻网消息,8月23日,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前沿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行。新闻稿中提到,山东大学已成立低空 ...

09-01 15:22山东政事

齐鲁师范学院 “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建设落成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

09-01 16:34齐鲁师范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