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地一所新兴的令人民群众满意的品牌学校,应将发展的触角伸向哪里?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给出的答案是: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和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时刻将学子们的成长成才放在心上,将教育创新发展摆在极其重要的战略高度,将“一六三五”的核心办学理念和治学思想贯穿于立德树人的始终,才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创建于2014年的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在短短几年的办学过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进取、勠力创新,打造出一所滨州市基础教育品牌学校。学校的经验表明:在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突出地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发展战略。尤其是学校坚持“围绕一个核心、依托六个基地、落实三个体系、紧扣五个目标”,创新“一六三五”办学理念和育人思想,引领学校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六三五”治学思想为学校创新发展领航
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缘何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建校之初,张光兴校长就以深邃的教育理念站在教育发展的制高点,立足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未来发展、教育发展、学生发展和创新发展,具有前瞻性地确立了“围绕一个核心构建学校,依托六个基地打造学校,落实三个体系管理学校,紧扣五个目标发展学校”的“一六三五”治学思想,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确立了发展方向。
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创新的“一六三五”治学思想可概括为:“一大核心”是指“德智相融”核心办学理念。“德”即道德,道和德;“智”即智能,智慧与能力;“相融”即将“德”和“智”有机结合起来,渗透到课程、课堂、管理之中,真正落实好党和国家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六大基地”是这所学校为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的“红色教育基地”“阳光健身实践基地”“创客教育实践基地”“文学传媒实践基地”“生态艺术实践基地”“生命科学实践基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了广阔的发展舞台,为学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三大体系”是指学校的教学管理“三三九课程体系”、德育管理“三维六模块德育体系”和安全管理“三四十二校园安全体系”。滨城区第八中学创新的“三大体系”,为基础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使莘莘学子成为报效国家的建设者和优秀合格人才提供了支撑。
“五大目标”就是将学校建设成为“魅力八中”“文明八中”“勤奋八中”“学术八中”“幸福八中”。这是学校致力于打造滨州市基础教育名校的核心内涵,也是为学生幸福成长奠基的根本保证。
学校在短短6年的发展中,紧紧依托“一六三五”治学思想,全面推进“法治是前提、文化是基础、教学是主线、德育是灵魂、管理是保障、育人是宗旨”的“六位一体”发展战略,引领学校成为了滨州市基础教育的品牌名校……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为学子成才固本强基
什么是教育创新发展?张光兴校长给出的答案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近年来,学校在“一六三五”治学思想的引领下,又创新出“教学做一体化”即“学案作业一体化”教育教学模式,为学子的成长成才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滨城区第八中学“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内涵是:“学案即作业,作业即学案”。学校从2016年开始高效课堂改革,全面实施“学案作业一体化”创新模式,课堂教学由教师的传统讲授向学生自主学习转变。学生两次中考成绩均位居全区前列,2018年在全市综合素质评价中位居20所学校前列。
学校的这一做法,就是把课堂教学与作业设置融为一体,以目标定作业,以作业变课堂。突出作业对达成学习目标的适切性与靶向性设计;突出作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性培养,实现了高效课堂的变革。学校采用“目标+任务+落实+评价”的学案,即先由备课组长提前两周确定好“学案作业一体化”主备人,最终由分管领导确定实施路径,全年级统一使用。
这种模式的意义在于:把课前预习、课中练习、课后复习有效关联,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让教师彻底杜绝了低效能机械教学的弊端,为培养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一六三五”铸品牌,人民赞誉耀齐鲁。近年来,学校成功举办了全国语文主题学习活动、全国“七说”说课大赛、滨州市第二届市长杯足球赛开幕式等大型活动,赢得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零犯罪学校、山东省学校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省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滨州市规范化学校、市级平安校园、滨城区管理创新先进学校、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走出了一条“一六三五铸品牌,人民赞誉耀齐鲁”的特色发展道路……(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张光兴 吕军 何传水
编辑:冀春鑫
穿越八十载历史烟云,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与新时代少年的铮铮誓言,在初秋的校园里交汇碰撞。9月1日,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济南 ...
9月1日,济南市东河小学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举行。今年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学校特别邀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兵妈妈”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