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赵国祥代表:规范高端人才流动,加大对中西部地方大学支持力度
发布时间:2021-03-04 08:12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A+A-
-分享-

“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中央政府有支持的责任,财政能力的增强为其支持中西部地方大学提供了可能性。”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建议,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拓宽办学经费渠道,优化学科队伍结构,加强东、中、西部高校交流合作,形成对口支援长效机制。

赵国祥代表指出,虽然国家实施的“2011计划”“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等工程为中西部高校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但中西部高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如在人才培养方面后劲不足,在科学研究方面缺乏竞争力,在服务社会方面能力相对缺乏等。

数据显示,如果把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等级及以上的学科视为优质学科,那么,东部地区“每百万人拥有的优质学科数”为1.65个,中部地区为0.7个,西部地区为0.54个。2019年东部地区“每百万人拥有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数”为0.15所,中部地区为0.06所,西部地区为0.07所。

对此,赵国祥建议,一是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3期工程,切实提升中西部高校办学能力;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学科地域布局、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建设、博士招生指标分配等方面向中西部地区高水平大学倾斜;以立法形式,确保地方政府持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水平大学的经费投入。

二是拓宽办学经费渠道,提升办学经费使用效率。对中西部地区高校,中央政府集中财力与地方政府按比例共同履责。分类探索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常态化机制,可以考虑在前者中增设“高等教育转移支付”;在后者中针对地方大学特殊需要进行专项补助;中央政府进一步明确省级政府对区域内高等教育投资的主体责任,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

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学科队伍结构。实施中西部地方大学人才提升支持计划,引导“双一流”高校在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后合作研究、访学进修、协同创新等方面支持中西部地方大学提升教师素质;建立规范有序的高端人才流动制度,鼓励部属和东部地区高校高层次人才到中西部地方大学挂职、兼职或就职。

四是加强东、中、西部高校交流合作,形成对口支援长效机制。国家、地方给予专项配套资金,确保“对口支援”的持续性;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工程优势,突破“对口支援”限制和扩大“对口支援”范围。

作者:刘琴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明年2月1日起实施!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有了“国标”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 ...

09-01 15:19央视新闻客户端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09-03 10:41人民日报

铭记!传承!奋进!教育系统多种形式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硝烟虽已远去,胜利的号角仍在回响。共同铭记历史,正是要弘扬伟大爱国 ...

09-03 16:28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