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让学生“野”一些天塌不下来
发布时间:2021-04-13 08:48 来源:北京青年报 A+A-
-分享-

“学生课间活动的最大半径:教室外的过道”,“比体育老师更‘卑微’的,是没有课间10分钟的孩子”,“孩子在教室里一坐一整天,见不到阳光”……不知何时,课间跳绳、跳房子、踢毽子、打弹珠等儿童游戏在校园内消失了,除了体育课,操场上看不到学生跑跳的身影,不少学校课间10分钟鸦雀无声。家长们呼吁: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让他们能出教学楼玩耍。

  课间10分钟,本是学生最为快乐的时光,可以和同学自由聊天,可以跑到操场上撒欢,可以狂笑几声……但现在是不太可能有的。学生只被允许做安静的事,当然,更多的学生则在埋头做作业。还有的学校,课间10分钟已经名存实亡了,上一节课的老师要拖堂,下一节课的老师则会提前进教室,实现了“无缝接轨”。

  学校为何死控课间10分钟?在学校的管理者看来,课间10分钟是最容易出安全事故的时间。一方面为防止意外发生,另一方面为营造安全可控的校内环境,学校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维护校内安全,甚至学生上下楼梯、上学放学、食堂取餐等,都安排老师沿途“呵护”,校内游乐设施严禁学生私自玩耍。

  有的学校则由少先队大队部干部组建值日团队,课间对每个班级进行评比,该评比与每个月的文明班级评选结合,一旦发现某班学生追逐打闹,大队部会给该班级扣分,就等于是损害了班集体的荣誉。孩子们被施加了无形的压力,便自觉地不再嬉戏打闹。

现在的学校规模一般都较大,学生人数较多,课间休息管理的确是个问题。严格限制课间活动范围、活动强度,的确可以大大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几率,因为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学校就会变得焦头烂额,要耗去很多时间和精力,学生的家人会到学校大闹。可将学生禁锢在教室中,却是违背了教育规律,违背了少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生动静结合,课间得到很好的休息,学习效率会提高;课间得不到休息,视力会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更易近视。统计显示,2020年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逼近60%。眼科专家普遍认为,防治近视,最重要的是要保障学生每天至少有两小时户外运动。

  课间10分钟,能否让学生“野”出教室外?首先,老师要改变管理理念,不能觉得学生有一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就可以省略掉课间10分钟。其次,要重视学生课间10分钟的休息,要充分利用好。再次,要消除学校的安全后顾之忧。

  我国北京、上海、湖北等多地出台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从法律层面对事故各方责任进行了严格界定,为校方管理松了绑,这值得借鉴和运用。最后,需要将课间休息的安全管理落实到位,杜绝因为责任不到位而导致出现安全事故。课间让学生“野”一点,天塌不下来。(中国青年报 王军荣)


编辑:曲珈熠

相关阅读

回眸十四五·聚力再出发|以立德树人新成效夯实教育强省建设根基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掀开了总结“十四五”成就、谋划“十五五”蓝图的崭新篇章。

11-03 10:59《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以远程研修赋能特岗教师专业成长

自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启动以来,一批批高校毕业生用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号召 ...

11-05 16:47《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