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视野下的滨城劳动教育探索
发布时间:2022-04-06 09:07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王希军 杨光涛 A+A-
-分享-

  “孩子这个学期就像突然之间长大了。她不用我催促着整理房间,作业完成后把书桌整理得井井有条,吃完饭主动收拾、洗刷餐具。她在学校学会了一种‘口袋式叠衣法’,非要教给我……感谢学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不仅教知识、本领,而且使孩子成为自立的人。”滨州市滨城区北城英才学校四年级(5)班学生王雨晴的妈妈如是说。

  王雨晴的变化是滨城区近年来推进劳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效果彰显的普通一例。在小学劳动教育区域推进中,该区坚持“立德树人、重点突破、点面结合、一校一品、协同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完善一个体系、做好两个支撑、形成三股合力、培育四支队伍、夯实五项基础”的重点任务,努力探索劳动教育普及化、特色化、协同化、优质化的新路径,实现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标,全面提升了育人质量。

  建构课程体系,做好劳动教育顶层设计

  滨城区以省立项课题为抓手,建构并完善了区域层面的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内容体系,供区域内各小学借鉴使用。

  课程体系涉及日常起居、物品整理、缝纫针织、卫生清扫、种植养殖、金工木工、校园公益、社区志愿、非遗传承等100多个主题,一至六年级每学期安排15个左右;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规划不同学段内容,同一主题的内容采取进阶设计。该区注重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将科学学科水培大蒜、种植凤仙花、制作小鸟餐厅、养蚕、制作小乐器等主题与劳动教育整合实施,还将滨州市“非遗”中有关项目如滨城锅子饼、芝麻酥糖、惠民泥塑等的制作纳入课程体系,做好传统劳动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各校本着“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因地制宜”的原则,精选劳动教育内容,整合劳动教育资源,打造和完善学校特色劳动教育品牌。如逸夫小学的烹饪课程、蓝印花布课程,玉龙湖小学的黄河泥塑课程,第三实验小学的科技种植课程等,在初步建立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实现了“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

  协同三股力量,探索家校社共育新模式

  全区学校携手共育,明确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在劳动教育实施中的基础、主导、支撑作用,充分发挥三方合力,努力探索家校社共育的劳动教育新模式。

  三河湖中心小学采取争创“劳动教育星级家庭”的举措,围绕院落房舍房间舒适度、家用物品整洁度、劳动技能娴熟度、劳动次数频繁度、劳动习惯养成度、亲子劳动协同度、孝亲爱幼和谐度等设置3至5星评价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家风;杨柳雪中心学校聘请滨州市植保站工作人员定期为学生讲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并组织学生到杨柳雪种植基地从事种植劳动;玉龙湖小学教师带领学生到华纺公司参观现代纺织工业生产;“白鹭公益组织”志愿者团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三河湖中心小学学生开展公益劳动……全区学生按照学期初任课教师为家长提供的劳动清单,回家后在家长的指导下继续练习,家校联合共培共育。学校和社区、周边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通过“引入+走出”的方式,充分发挥社会对劳动教育实施的支撑作用。

  打造劳动基地,保障劳动教育高效实施

  该区努力推进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各校充分利用教室、走廊、楼道、广场、功能房、宿舍、餐厅、操场、绿化带以及楼前房后、角角落落的各类地块,开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滨北受田小学建设了占地2664平方米的“受田耕读体验园”,按照学校现有25个班级数规划种植25种农作物,使学生参与至少6种农作物的种植体验,了解我国农耕文化、农具发展史等。

  杨柳雪明德小学校园面积小,开辟了“一廊一厅一果园、两场三带四水池”实践基地;玉龙湖小学将校园东北角近3亩的地块改造为融种植区、养殖区、农事博物馆为一体的“东篱农庄”;第三实验小学在教学楼顶开辟了“天空农庄”,开展科技种植;英才学校建设种植园10余亩,每班均有“责任田”,为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新完善机制,促进劳动教育扎实开展

  “封老师教我们烘焙。我从一无所知到熟练掌握搅蛋技巧,准确掌握烤箱温度和时间,从容地将面粉、鸡蛋、牛奶、黄油烤制成蛋挞、饼干,体验到了烘焙的快乐,也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因而更加感恩父母。”第三小学五年级(1)班学生房欣怡激动地分享烘焙体验。

  房欣怡口中的封老师是语文教师封肖蒙。她是一名烘焙高手,在五年级选教了烘焙主题课程,颇受学生喜欢。过去,该校劳动教育课安排了多种主题,但有一些根本开不了课,因为没有合适的教师。校长王惠滨介绍道:“今年不一样了。我们创新选课机制,让教师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专长自主选择能胜任的劳动主题,做到教师全员参与实施劳动教育,每人任教一个不同的主题,确保课程体系落地。”

  尹集小学则对劳动教育课程实行“超市化管理”:根据选课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学生劳动素养表现、家长意见等,对各劳动教育主题进行期末考核,鼓励更多的教师发挥积极性;所教劳动主题实施完毕并接受学校专业考评合格后,该教师所承担的任务即完成,进入下一主题的实施,再由其他教师施教。如此一来,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专长,使学生真正受益。

  区教研室制定了《劳动素养评价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规划评价表》《各年级劳动教育评价单》等一系列评价量规,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规划、劳动教育必修课课堂教学、学生开展的主题劳动等进行评价,从学校、教师、学生3个层面督促劳动教育规范化实施。

  清怡小学则通过建立《劳动实践记录手册》、设计《劳动星级评价单》开展劳动实践星级评价。国昌实验学校在小学毕业课程中设置了“我是国昌小厨神”评价任务,要求每名学生在毕业前自主制作一桌菜(8个热菜、4个凉菜、1个汤,以及2—3种茶点、水果拼盘或沙拉)。家长、厨师、校领导现场评价,同时结合学生平时表现综合考量,授予达标者“国昌小厨神”荣誉称号。(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王希军 杨光涛

编辑:白天

审核:冀春鑫

相关阅读

临沂玉龙湾小学:四维突破 打造劳动教育新模式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临沂玉龙湾小学以“农耕劳动教育”为核心突破口,历经13年深耕细 ...

08-01 10:34中国教育报

“荷”香四溢 育梦远航——山东省曹县魏湾镇中学将荷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山东省曹县附近有一座大型平原水库——太行堤水库,莲藕种植面积8500亩,盛夏荷花盛开,被誉为“万亩荷塘”,形成“接天莲叶 ...

08-01 11:06中国教育报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 深化教学改革 点燃思维之光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 ...

08-01 11:10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